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蛮溪渡

标题包含
过蛮溪渡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 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柳如发丝般轻盈,细雨如烟雾一般缥缈,在危险的小桥上我独自呼唤摆渡的船只。山口的云雾遮住了旧日的道路,渡口边的青草让人回忆起前年的景象。随着遥远的道路前行,我只能悲叹自己的处境,我的诗篇在这个时代并不受欢迎。回到楚地(这里比喻江南水乡)仍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驾着钓鱼船在春雨中度过美好的一天。
去完善
释义
1. 蛮溪渡:古代的地名。 2. 绿杨如发雨如烟:形容绿色的杨柳如同头发般轻柔,雨水则如同烟雾般朦胧。 3. 立马危桥:站在危险的高桥上。 4. 唤船:呼唤船家过来。 5. 山口断云:山口的云雾缭绕,让人迷失了方向。 6. 渡头芳草:渡口边的草地上,充满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7. 前年:去年的意思。 8. 悲梗:悲伤的情绪。 9. 徒悲梗:白白地感到悲伤。 10. 诗卖明时:在清明的时候卖诗。 11. 不直钱:指卖诗得不到相应的价值。 12. 归去楚台:回到楚国的舞台。 13. 有计:有办法。 14. 日高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休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如梦的情景。首联通过绿杨如发和细雨如烟的景象,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桥上,呼唤船只渡过溪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颔联写山口的断云遮住了旧路,渡口旁的芳草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颈联中,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却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同时讽刺了当时诗人的作品不被重视的现实。尾联则透露了诗人想要隐退江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蛮溪渡》是唐朝诗人崔橹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选择远离朝廷,寄情山水之间,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宁静。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崔橹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如愿及第。在这首诗创作期间,崔橹正面临着人生的低谷,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满腔热情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过蛮溪渡》这首诗中,崔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蛮溪渡的美景,通过对江水、渔舟、沙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以及渴望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的愿望。总之,这首诗既是对唐代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情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