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庵
瀑布岩东转画旗,拂云穿石上霏微。
抱溪修竹通千个,夹道乔松过十围。
簷外一潭泓翠碧,窗间万斛溅珠玑。
使君不用笙歌拥,潄玉声中岸帻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瀑布岩石向东转,画旗随风飘动,轻轻拂过云层穿过石头,带着微微的湿气。旁边的小溪旁种满了修长的竹子,形成了成千上万的竹林通道,路边则是高大的松树,树围超过十人围抱。屋檐外的水池碧波荡漾,窗户间的景色则如万斛珍珠般闪耀。使君不需要用笙歌来欢迎客人,只需在漱玉泉的声音中梳洗完毕,便可安心回家了。
去完善
释义
1. 瀑布岩:指有瀑布流水的地方。
2. 拂云穿石:形容泉水轻盈地穿过石头,就像轻轻拂过天空的云朵一样。
3. 抱溪:靠近溪水。
4. 修竹:细长的竹子。
5. 夹道:两旁的道路。
6. 乔松:高大的松树。
7. 万斛:形容数量极多。
8. 漱玉声:水激石的清脆声音。
9. 岸帻归:整理衣冠回家。
去完善
赏析
《玉泉庵》吕希纯:这首诗描绘了山泉瀑布、岩石、竹林、松树等自然景观,以及它们所形成的清幽环境。诗人用“瀑布岩东转画旗”描绘了山泉从岩壁倾泻而下的景象,暗示水流的活力和生机;接着通过“抱溪修竹通千个,夹道乔松过十围”展现了竹林和松树的壮观景象,突显了这片自然的雄浑与浩渺。然后以“簷外一潭泓翠碧,窗间万斛溅珠玑”呈现了山泉水清澈如玉的特点,以及水滴激射在窗户上的美丽画面。最后,诗人以“使君不用笙歌拥,潄玉声中岸帻归”表达了自己身处这样的美景中时,不需要喧闹的歌舞声,只愿意沉浸在大自然之中,感受水流带来的安宁与惬意。整首诗充满了和谐与宁静的美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泉庵》是南宋诗人吕希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玉泉庵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公元1161年,金国入侵南宋,导致政局动荡不安。在这个时期,吕希纯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民众的疾苦,辞官归隐山林。他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的玉泉庵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在这段时间里,吕希纯常常游历山水,与大自然亲近。他的诗作往往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玉泉庵》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