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陈西老母

标题包含
挽陈西老母
夫人年八十,头发未如银。 有子缘能孝,居家不似贫。 案头经尚在,箱内药初陈。 至日西门外,无非送葬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位夫人都已经80岁了,可她的头发并没有变白。她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所以家里并不贫穷。在她的书桌上,经书依然还在,箱子里的药品也是刚配好的。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在西门之外,全是为她送葬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挽:哀悼;悼念。 2. 陈西老母:这里指一位姓陈的老母亲,居住在西边。 3. 夫:丈夫的尊称。 4. 年八十:年纪已经八十岁。 5. 头发未如银:头发还没有变白。 6. 有子缘能孝:有儿子因孝顺而获得福报。 7. 居家不似贫:家中看起来并不贫穷。 8. 经:指佛教经典,此处代表信仰。 9. 药初陈:药物刚刚准备。 10. 至日:农历冬至这一天。 11. 西门外:指丧事举办地附近。 12. 无非:全部都是。 13. 送葬人:参加葬礼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陈西老母》是宋代诗人徐照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陈氏老母的生平及死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她一生的敬重和哀伤之情。 首联“夫人年八十,头发未如银”描述了陈氏老母在八十大寿时依然满头黑发,显示出她的生命力旺盛和健康长寿。这里暗示了老人家的儿子孝顺、持家有道,才能让她在这样的年纪依然保持健康。 颔联“有子缘能孝,居家不似贫”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家庭和谐美满的原因是有个懂得孝顺的儿子,使得家中生活并不显得贫穷。这两句诗赞颂了儿子的孝心,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家庭教育和人伦道德的重视。 颈联“案头经尚在,箱内药初陈”则描绘了陈氏老母生前的日常生活:她仍然关注着信仰,坚持读经书;又关心家人的健康,备好药品。这是一个勤劳、虔敬、有爱心的人物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生活的充实和幸福。 尾联“至日西门外,无非送葬人”描述了陈氏老母逝世后,人们在冬至这一天齐聚在西门外为她送行。人们纷纷前来吊唁,表达了对于这位贤良母亲的尊重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陈氏老母生平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勤劳、有爱心的母亲形象,以及孝道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人通过白发苍苍的母亲与满头黑发的反差,传达了人伦道德的光辉,使诗歌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陈西老母》是南宋著名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正是金人南下侵扰中原的战乱时期。徐照,字弘照,浙江衢州人,其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早年家境贫寒,后入仕为官,但受到排挤,抑郁不得志。他擅长以诗歌抒发情感,作品风格清朗婉丽,内容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的感慨。 在这首《挽陈西老母》中,徐照通过悼念一位失去母亲的老人,表达了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内涵,展现了徐照作为一名文人墨客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了南宋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