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李粹伯晦庵

标题包含
题李粹伯晦庵
天道有消息,物理兼屈伸。 鸟匿定将击,龙蛰以存身。 卷舒虽不同,为用常相因。 老聃晞发时,恝然似非人。 肢体尚可堕,外物真埃尘。 信知犹龙姿,涵养知几春。 寂寥千载下,裔孙岂其伦。 磊落感意气,峥嵘富精神。 廼以晦自居,悠然返天真。 渔樵欲争席,鸥鸟行相亲。 形谍不可掩,眉端已津津。 风云一朝便,垂天起潜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道有规律,事物皆有伸缩变化。鸟儿藏起来准备出击,巨龙深藏则为了保存自身。虽然它们在伸展与收敛之间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相互依存。 老子在晒太阳的时候,看起来有点不太一样。他的身体可以随意变形,外界的事物对他来说就像尘埃一样渺小。他有着超凡的气质和坚定的信念,也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显现自己的才能。 然而千年之后,他的子孙却并不如他那样杰出。他们感到内疚并受到了伤害,但仍然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道路。他们选择沉默寡言、保持低调,希望有一天能重返纯真无邪的境地。 他们的精神寄托在山水之间的渔夫和樵夫身上,海鸟和他们对视一笑,仿佛是最亲近的朋友。他们的形体可以自由变换,难以掩饰,而眉梢间也已露出种种迹象。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将会如同一跃而起的潜龙,激起漫天的风云。
去完善
释义
1. 天道:自然界的运行法则。 2. 消息:消亡与生长。 3. 物理:事物的规律。 4. 屈伸:收缩与舒展。 5. 鸟匿:鸟儿藏匿起来。 6. 击:攻击,猎食。 7. 龙蛰:龙在冬天蛰伏。 8. 卷舒:收拢和伸展。 9. 老聃: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0. 晞发:晒干头发。 11. 恝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12. 肢体:指人的四肢。 13. 堕:放弃。 14. 外物:身外之物。 15. 埃尘:尘土。 16. 信知:确实知道。 17. 犹龙姿:如同龙的身姿,指老子的高尚品质。 18. 涵养:修养身心。 19. 知几春:知道要等待时机。 20. 寂寥:寂静。 21. 裔孙:后代子孙。 22. 岂其伦:难道能相比。 23. 磊落:光明磊落。 24. 峥嵘:形容才气横溢。 25. 廼以晦自居:隐居不出。 26. 悠然:悠闲的样子。 27. 返天真:回归淳朴的生活。 28.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 29. 争席:争夺座位,这里指一起相处。 30. 鸥鸟:海鸥,喻指隐逸之人。 31. 行相亲:关系亲近。 32. 形谍:踪迹。 33. 不可掩:无法掩盖。 34. 眉端:眉尖,指眉头。 35. 津津:泪水的样子。 36. 风云一朝便:风云突变。 37. 垂天:悬挂在天空中。 38. 潜鳞:潜在水中的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李粹伯(李晦庵)的才学和人格魅力。诗人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鸟匿”、“龙蛰”等,寓意了在逆境中坚守信仰,韬光养晦的精神风貌。此外,作者还引用了老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道的理解和体验。诗中的“寂寥千载下,裔孙岂其伦。磊落感意气,峥嵘富精神。”尤为精彩,赞美了李晦庵在学问和精神上的非凡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