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郎中泛舟之作
危楼杰出清苕浒,一眺苍然尽平楚。
倚栏兴尽兰桡举,时听长年作吴语。
赵盾当权人共苦,白苹清风渺何处。
人生得闲价无伍,天遣吾侪共休汝。
公孙爱客茶屡煮,风味端能继桑苎。
晚凉一巵荐菰黍,清唱时闻采莲女。
纪兹胜践须燕许,好与留题镇烟屿。
吾诗老去浑漫与,不畏传抄殚万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耸立在水边,一眼望去都是开阔的景象。
站在栏杆旁尽情眺望,不时听到船夫操着吴地方言在交谈。
赵盾在位时百姓都受苦,如今却只能在白苹和清风中寻找他的事迹。
人生中难得清闲的时光,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在这里共同休息。
公孙弘喜爱款待客人,茶水反复烹煮,味道确实传承了古代桑苎茶园的风味。
傍晚微凉时品尝糯米酒,还会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要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经历,好让它们成为流传后世的故事。
我的诗越写越随意,不怕传抄耗费无数的纸墨。
去完善
释义
1. "危楼杰出清苕浒" 中的 "苕浒":苕(tiáo),指一种藤本植物;浒(xǔ),水边地。苕浒即水边的藤本植物,这里用来形容高楼在水边的景象。
2. "一眺苍然尽平楚" 中的 "平楚":楚(chǔ),丛生的树木。平楚即从地面看去的树梢,这里用来形容远处的景色。
3. "倚栏兴尽兰桡举" 中的 "兰桡":兰(lán),指一种草;桡(ráo),船桨。兰桡指的是用兰草制作的船桨,这里用来形容船只。
4. "时听长年作吴语" 中的 "吴语":吴语,中国方言之一,主要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这里是说听到船上的人用吴地方言交谈。
5. "赵盾当权人共苦" 中的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这里是指当时的执政者。
6. "白苹清风渺何处" 中的 "白苹":白苹,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水面上的风光。
7. "人生得闲价无伍" 中的 "无伍":无(wú),没有;伍(wǔ),队伍、行列。无伍是指没有同伴、独自一人的意思。
8. "天遣吾侪共休汝" 中的 "吾侪":吾(wú),我们;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吾侪即我们这些人的意思。
9. "公孙爱客茶屡煮" 中的 "公孙":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代赵郎中。
10. "风味端能继桑苎" 中的 "桑苎":桑(sāng),桑树;苎(zhù),苎麻。桑苎在这里是指茶的来源,因为古时候人们用桑树的叶子和苎麻的叶子来制作茶。
11. "晚凉一巵荐菰黍" 中的 "菰黍":菰(gū),一种水生植物;黍(shǔ),一种谷物。菰黍是指用菰叶包裹的黍米,这里是指晚餐的食物。
12. "清唱时闻采莲女" 中的 "采莲女":采莲,指采摘莲子的活动;女(nǚ),女性。采莲女是指参加采莲活动的女性。
13. "纪兹胜践须燕许" 中的 "燕许":燕(yàn),指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许(xǔ),指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许将。这里是说,要记录下这样的美景,需要有晏殊和许将那样的才情。
14. "好与留题镇烟屿" 中的 "留题":留题,指留下诗句或题字;镇(zhèn),压制、安定;烟屿,烟雾笼罩的小岛。留题镇烟屿是说,要在烟屿上留下诗篇,以表现这里的美丽风景。
15. "吾诗老去浑漫与" 中的 "漫与":漫(màn),随意、随便;与(yù),给予、交付。漫与是指随意写出来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泛舟江河的诗。诗人通过细致观察江边的景致、倾听船夫的乡音,以及在船上品尝茶水和佳肴,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以赵盾和白苹清风为喻,暗含了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此外,借助于公孙的款待和采莲女的清唱,进一步烘托了游宴的欢快氛围。全诗充满了愉悦和自得,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赵郎中泛舟之作》是高斯得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个时期正是南宋与金国相对峙的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淳熙年间,高斯得曾任郎官,他与当时的朝廷官员关系密切,但对官场生活并不热衷,因此常常选择避世隐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