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武陵王广文

标题包含
怀武陵王广文
念子经年别,书尝寄驿筒。 每思谈笑隔,或假梦魂通。 师范新芹泮,骚情转蕙风。 拏舟访秦洞,桃雨一川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怀念我们多年未见,书信时常传递驿站。 每当思念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或许在梦中我们能够相聚。 师者风范犹如新绿一片,离愁之感化作和风吹过。 扬帆起航探访那神秘秦洞,两岸桃花盛开如同一片红雨。
去完善
释义
1. 武陵:现湖南省常德市一带,因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而被大家熟知。 2. 王广文:诗人的朋友,时任武陵县令。 3. 书尝寄驿筒:通过驿站寄送书信。 4. 师范:教育表率。 5. 新芹泮:古代指读书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武陵的学校。 6. 骚情:诗歌中的激情。 7. 蕙风:比喻诗人寄给王广文的诗歌。 8. 拏舟:乘船。 9. 秦洞:也可能是武陵的一处旅游景点,具体需要进一步考察。 10. 桃雨一川红:指桃花盛开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赵汝鐩,诗名为《怀武陵王广文》。诗人抒发了对已故友人王广文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武陵的美景。全诗分为五联,每一联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意象表达。 首联“念子经年别,书尝寄驿筒”中,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多年,只能通过书信联系的心情。这里的“书尝寄驿筒”意味着诗人一直在关注着友人的消息,但长久的分离让他们只能在梦中相见。 颔联“每思谈笑隔,或假梦魂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们相隔千里,无法面对面地交谈,只能通过梦境来实现心灵的交流。这种情感的表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颈联“师范新芹泮,骚情转蕙风”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誉。他认为友人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才华如同春天的风吹拂万物,使人生发出诗意和智慧。这一联的赞美,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度评价,又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尾联“拏舟访秦洞,桃雨一川红”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达到极限时所产生的幻想。他希望自己能乘船去寻找友人所在的桃花源,那里的桃花盛开,景色如画。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的残酷让诗人无法实现这个梦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通过对友情的怀念,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永恒友谊的追求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武陵王广文》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赵汝鐩在南宋年间曾多次担任地方官职,并对当时的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一生经历了金兵南侵、南宋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赵汝鐩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文人,他在任职期间努力改善民生,推动地方发展。然而,他深感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时代的命运。因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武陵王广文的怀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赵汝鐩对友情的珍视。他与武陵王广文在官场共事多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赵汝鐩得知广文去世的消息时,他感到非常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寄托哀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