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晓

标题包含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年轻时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查看更多
小橙子呀🍊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沉沉睡去,不知不觉已经是清晨,四处都能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昨夜风雨交加,不知有多少花儿在这风雨中凋落?
小橙子呀🍊
去完善
释义
1. 春晓:春天的清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 春眠:春天里贪睡。 3. 觉:发觉,察觉到。 4. 处:到处。 5. 闻:听到。 6. 啼鸟:鸟儿的鸣叫声。 7. 夜来:昨天晚上。 8. 风雨声:风声和雨声。 9. 花落:花瓣凋落。 10. 知多少:无法准确知道有多少。
小橙子呀🍊
去完善
赏析
《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清晨,诗人孟浩然在春眠中醒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首句“春眠不觉晓”,表现了春天来临时的寂静与祥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好的时刻。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则通过鸟儿的啼鸣,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小橙子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40年,正值唐朝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空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孟浩然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诗歌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在这段时间里,孟浩然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努力地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 在《春晓》这首诗歌中,孟浩然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小橙子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