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离骚

标题包含
读离骚
琅然醉读离骚经,一鹤闻之来中庭。 童子屡麾不肯去,直凑樽前侧顶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醉心阅读《离骚》,一鹤听说来到庭院里。 童子多次挥手劝它离开都不肯,直接在酒樽前侧耳倾听。
去完善
释义
1. 琅然:形容读书声优美动听。 2. 离骚:本指离别忧愁,这里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著的《离骚》。 3. 一鹤:指一只仙鹤。鹤在古代神话中是仙人的坐骑,这里用来象征仙人或神仙。 4. 中庭:宅院中间的院子。 5. 童子:年龄较小的男孩子,这里指仆人或者书童。 6. 屡麾:多次挥手示意。 7. 去:离开。 8. 直凑:径直靠近。 9. 樽:古代盛酒的器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阅读《离骚》时,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与意境,吸引了一只仙鹤来到庭院。童子的出现更加突显了此处的宁静和谐,展现了诗人沉醉其中、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离骚》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赞美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诗。这首诗通过描述屈原的身世、遭遇以及他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政治动荡的时期。赵汝鐩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念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混乱,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赵汝鐩作为一位有家国情怀的诗人,他在创作中表达了对屈原忠诚于国家、坚守信念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他也关注到了屈原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离骚》这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想象力的诗篇。通过对《离骚》的解读,赵汝鐩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国家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