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
九陌尘中一笑看,肯随风月到遥山。
应知枕石先秋冷,何羡槃氷及夏颁。
古意纻衣仍缟带,襟期华发更苍颜。
多君志力犹强健,不道人生行路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繁华世界一笑而过,何必羡慕风花雪月的遥远风景。
应知道在秋天倚石而卧已经足够凉爽,何必去羡慕夏日的冰淇淋呢。
穿着古代的麻布衣服和丝带,用华丽的白发装扮出苍老的面容。
还好你还健壮有力,并不会觉得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
去完善
释义
《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的注释如下:
1. 九陌尘中:古代京城的大街小巷,这里指繁华的城市。
2. 风月:指美好的景色。
3. 枕石:以石为枕,形容超脱尘世的生活。
4. 盘冰:比喻清廉的品质。
5. 华发:花白的头发,表示年老的形象。
6. 苍颜:苍老的面容。
7. 多君:对对方的尊称。
8. 志力:意志和力量。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诗中,诗人孙应时以奇特的构思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观的深刻感悟。他以黄草布为引子,将人生的各种体验巧妙融入其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胸怀。
首联“九陌尘中一笑看,肯随风月到遥山”展现了一幅繁华都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达观态度。他告诫人们,不必过分追求名利,要笑对红尘纷扰,顺其自然,让心灵得到宁静。
颔联“应知枕石先秋冷,何羡槃氷及夏颁”则借用了古人的故事,寓意人生要学会恬淡处世,不要羡慕那些短暂的荣华。正如古人所说:“事到休宜,心生觉悟,心地安闲,胜如福地洞天。”
颈联“古意纻衣仍缟带,襟期华发更苍颜”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高尚品质不在于华丽的服饰,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纯洁。即使年华老去,也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不失为人生的真义。
尾联“多君志力犹强健,不道人生行路难”则以朋友的口吻勉励对方,不要因为生活中的挫折而放弃前行的脚步,勇敢面对人生的种种艰难困苦。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令人深受鼓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是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原地区的领土受到了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孙应时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在这一年里,孙应时的生活也颇不平静。他的父亲病逝,使他陷入了悲痛之中。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困境所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唤起人们对国家的关注。
在这首古诗中,孙应时通过描绘黄草布这一朴实无华的物什,表达了对普通百姓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朝廷无能、民生疾苦的感慨。可以说,这首古诗正是孙应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对生活、国家和人民深深关切的表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