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

标题包含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
欧苏游息地,草木有辉光。 使君何风流,入手两印章。 下客亦天幸,音尘许相望。 不登醉翁亭,尚能登雪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里是欧阳修和苏轼曾经的度假之地,这里的草木似乎都闪耀着光辉。使得这个地方更有魅力的是,两位才子曾经在此处留下他们的印迹。虽然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能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但我们的缘分只能到相互知道对方名字的程度,无法像他们那样相知相惜。虽然不能登上著名的醉翁亭,但我们还能去到雪堂欣赏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是南宋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赞美黄州的诗。诗句注释如下: 1. 黄州: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 2. 赵使君:指赵介,时任黄州知州。 3. 欧苏:指欧阳修和苏轼。他们在黄州留有遗迹,如醉翁亭和雪堂。 4. 游息地:游玩和休息的地方。 5. 草木有辉光:形容黄州的风光美好,连草木都显得富有光彩。 6. 风流:风度翩翩,这里指赵介的才情和气质。 7. 入手两印章:得到赵介的赏识。 8. 下客:谦称自己为地位低下的门客。 9. 天幸:有幸得到他人的帮助。 10. 音尘:消息,音信。 11. 相望:相互关注,相互挂念。 12. 醉翁亭:位于黄州的一处著名景点,由欧阳修命名并题诗。 13. 雪堂:位于黄州的一处著名景点,由苏轼建造并题诗。
去完善
赏析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是一首赞美黄州风光和歌颂友谊的诗篇。诗人以欧阳修、苏轼在黄州的游憩之地为背景,描述了草木间的光辉,展现出黄州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通过赵使君获得两位大师的印章,表现了赵使君的风流才情和高雅品位。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作为宾客也得到了幸运,能与赵使君保持音信往来。即使不能登上醉翁亭,也能在雪堂登高望远,表达出与赵使君深厚的友谊和对黄州风光的热爱。整首诗韵律优美,意境开阔,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为南宋诗人孙应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国南侵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民族矛盾激化。 孙应时出生于书香世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孙雄飞是南宋著名文人,曾在朝为官,后因抗金失利被贬谪至广东潮州。受此影响,孙应时自小立志报国,关心国家兴亡。在赴京赶考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痛心疾首,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操。 嘉定年间,孙应时在黄州任通判一职。在任期间,他积极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地方政务,与赵使君共事。这首诗便是他在黄州任职期间,写给赵使君的酬唱之作。诗中以“人生如梦”来感慨世事无常,借“鸡黍”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