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
现身犹有宰官缘,且作吴门忍辱仙。 欲以诗书为佛事,利生一念几生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在世间还有未了的责任与缘分,暂时就当一名苏州的修行者吧。 想要通过诗书传承智慧,为了利益众生,这个念头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
去完善
释义
1. “现身”:指亲身体现某种身份或境界。 2. “宰官”:古代职掌政务的官员。这里借指世俗的身份与责任。 3. “缘”:佛教术语,因缘、机缘的意思,引申为生活际遇。 4. “吴门”:即苏州,朱松晚年在此担任地方官。 5. “忍辱”:形容忍受困苦挫折。这里用李白自比。 6. “诗书”:诗文的统称,这里指文人传统,包括文学创作和教育。 7. “佛事”:佛教仪式和活动。 8. “利生”:指利益众生,促进众生的福祉。 9. “一念”:短暂的思想、念头。 10. “几生”:不确定的次数,表示多次。
去完善
赏析
《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朱松创作的一首描绘宗教与个人心灵历程的诗。诗中表现了作者身处官场,却因内心信仰追求而选择成为一个隐士的精神面貌。“现身犹有宰官缘”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内心仍存高远之志。接着“且作吴门忍辱仙”描述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困扰,忍受种种苦难,在内心的追求中寻找解脱之路。诗人将自己比作“忍辱仙”,意味着他以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世事无常、成住坏空。最后两句“欲以诗书为佛事,利生一念几生前”则表达了诗人借由诗书来传递佛学教义,以此利益众生。 这首诗展现的是一种对于信仰的执着追求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朱松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兼政治家,他在复杂世界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为之付出一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教育和佛教智慧的独特运用,从而使诗歌兼具哲理性和艺术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是由南宋著名诗人朱松所创作的。朱松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诗作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 《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朱松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官职,后因触怒了权贵而被贬谪。在人生的低谷期,朱松以诗词为寄托,抒发心中的感慨和愤懑。 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朱松作为一个文人,他深感国家民族的危亡,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感到痛心疾首。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 在这首《宿灵感院二首 其一》中,朱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他在诗中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朱松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