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萧山祗园寺

标题包含
萧山祗园寺
东晋许徴君,西方彦上人。 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 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 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 车骑归萧詧,云林识许询。 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晋时期的高人许徵君和西方大师彦上人。 在世时还能见到他们,觉悟后才了解他们的因缘。 古老的灵塔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高僧们频繁进行苦修。 石碑上还刻着日期,青藤已经老得不知道春天。 曾经的车骑将军归来变成萧詧,云朵和林木中可以认识许询。 过了几千年都不曾见过,领悟并定下心神的人就是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山:古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2. 祗园寺:位于萧山的一处寺庙。 3. 丘丹:唐代诗人,字复之,台州临海人,曾任郎官,擅长五言诗。 4. 东晋:朝代名,公元317年-420年,由中国东晋王朝统治。 5. 许徴君:指许询,东晋文学家,博学善文辞,以高尚的节操著称于世。 6. 西方彦上人:指西方圣人,这里的“上”表示尊敬,是一种尊称。 7. 生时:在世的时候。 8. 悟后:领悟道理之后。 9. 前因:前世因果,佛教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和遭遇是由他过去的行为(因)决定的。 10. 灵塔:佛塔,佛教建筑之一。 11. 才记日:刚刚记载日期。 12. 藤老:形容藤蔓古老。 13. 萧詧: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又称宣帝。 14. 云林:云彩和林木,这里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 15. 许询:东晋文学家,与王羲之等人齐名。 16.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漫长。 17. 悟定:领悟禅定。
去完善
赏析
《萧山祗园寺》丘丹这首古诗描绘了古刹禅意,感慨人生如梦、岁月如梭的哲理。首联引用东晋许徵君和西方彦上人的典故,寓指人生的起起落落;颔联抒发了“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的领悟;颈联以“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描绘古刹的沧桑与僧侣的苦修;尾联用“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表达出诗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整首诗在古韵流转间展现出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萧山祗园寺》是唐代诗人丘丹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56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期间,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 丘丹在当时是一个失意的文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来到了萧山祗园寺,希望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当时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加上安史之乱的影响,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国家陷入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丘丹对现实深感不满,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萧山祗园寺》中,丘丹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寺院周围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歌既是丘丹个人遭遇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