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夕宿石门馆

标题包含
秋夕宿石门馆
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 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 杉松寒似雨,猨鸟夕惊风。 独卧不成寐,苍然想谢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黑暗的夜晚,我来到了石门山住宿,此时的山间充满了寂寥和宁静。月光照在清澈的潭水上,映射出山间的倒影,仿佛天河泻涧一般美丽。寒冷的夜晚,风吹动着杉松的声音就像雨滴一样动听,而山谷里的猿猴和鸟儿也被风声所惊动。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想起了古人谢公对自然的感慨。
去完善
释义
1. 暝:日落时分,天色昏暗。 2. 石门:此处指石门山。 3. 宿:过夜。 4. 四岩:四周的山崖。 5. 潭月:水潭中的月亮倒影。 6. 漾:荡漾。 7. 天河:银河。 8. 杉松:松树。 9. 猨:古书上的猴类动物,泛指猴子。 10. 独卧不成寐:独自躺在床上无法入睡。 11. 苍然:凄凉的景象。 12.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门馆住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孤独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潭水、银河、杉松、猿鸟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独卧不成寐,这是因为他对古人谢公的思念之情,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苍凉之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宿石门馆》是唐代诗人丘丹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丘丹作为一个文人雅士,生活在一个繁华而宁静的江南水乡。他的诗歌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强调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尊重。在这首诗中,丘丹通过对石门馆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秋天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儒家思想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崇尚礼仪、道德和仁爱,这为丘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的政策,使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也是丘丹在诗歌中表达出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