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
离樽闻夜笛,寥亮入寒城。月落车马散,凄恻主人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远离酒席的夜晚,我听到悠扬的笛声传入寒冷的都市。当月亮落下,车马散去,主人才展现出深深的孤独和悲伤。
去完善
释义
【离樽】:饯别的酒杯。
【夜笛】:夜晚的笛声。
【寥亮】:清脆悠扬的声音。
【寒城】:寒冷的城市,这里指作者的所在地。
【月落】:月亮落下,即天明之时。
【车马散】:宾客散去。
【凄恻】:悲伤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首句“离樽闻夜笛”,点明了离别宴会的氛围。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将人们带入了那个特定的环境。第二句“寥亮入寒城”,进一步描绘了笛声的悠扬与辽阔。此时,夜已深,月亮已经落下,车马也已散去,只剩下诗人和友人相互倾诉离情。最后两句“月落车马散,凄恻主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别离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是唐代诗人丘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9年前后,即安史之乱期间。此时,唐朝国势衰落,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丘丹的人生际遇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战乱而辞职回乡。在这段日子里,他深感国家的动荡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战争使得社会秩序混乱,民众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珍惜友谊,期待能够携手共度难关。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