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韦苏州使君
久作烟霞侣,蹔将簪组亲。
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久以来,我与烟雾中的红霞为伴,现在暂时放下烦恼,亲近日常生活。就如同褚伯玉那样,虽然我在文学馆任职,但我仍然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幸运儿。
去完善
释义
《奉酬韦苏州使君》丘丹
1. 丘丹:唐朝诗人,字不详,号琅邪子。
2. 韦苏州使君:指韦应物,因曾任苏州刺史,故称。
3. 烟霞侣:隐士的同伴,这里代指诗人的生活状态。
4. 簮组: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做官。
5. 褚伯玉:指唐朝文人褚载,曾任职于苏州。
6. 入馆:指进入州郡官署。
7. 忝:谦词,表示受之有愧。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写给韦应物的回赠之作。首联表明自己长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现在暂时充当官吏。颔联借用褚伯玉的例子,表达自己进入州郡官署的心情。尾联则表示自己作为地方官员有些受之有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描述诗人长久以来与烟霞为伴,偶然间又再次亲近尘世。“烟霞”在这里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的隐居生活,而“簪组”则暗示着入世为宦的经历。一“久”一“蹔”两个时间词的使用,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以褚伯玉的故事作为类比,寓意自己虽身处庙堂,却心向山水。褚伯玉本是一位隐士,后来被征召为豫章太守,但他在任职期间依然保持着隐者的风范。诗人以此为例,表达了自己虽然暂时离开隐逸生活,但依然向往自由的心境。
颈联中,“入馆”一词暗示了诗人已投身官场,成为韦苏州使君的幕僚。“忝”字则表现出诗人在这个职位上的不安全感和自我怀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以及他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非常普遍,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现实压力时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韦苏州使君》这首古诗,创作于唐代天宝年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前夜,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人民生活困苦。诗的作者丘丹,原是浙江嘉兴县令,因政治斗争被贬为苏州司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以及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丘丹通过对韦苏州使君的赞美,表达了他们共同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朝廷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丘丹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的正义感,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理想并未实现,但他留下的诗篇却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