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歌十首。六英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有金石乐器,打击铿锵作响,与你共舞歌唱,如受天赐之风。
我在天地之间,如同繁花似锦,
我有丝竹之乐,韵律和谐泠泠,同你一起歌舞,感受上帝的声音。
在六合之内,我的根基稳固坚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石:金属和石头,此处指乐器。
2. 击考:敲击,弹奏。
3. 崇崇:形容声音响亮。
4. 六合:天地四方,代指整个世界。
5. 英华:美好的事物。
6. 沨沨:形容音乐美盛悠扬。
7. 丝竹:丝绸和竹子,古代用来制作弦乐器,这里指乐器。
8. 韵和:和谐的音韵。
9.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10. 根底:根本,基础。
11. 嬴嬴:茂盛,繁多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音乐、歌舞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表达了诗人用金石奏出美好的音乐,"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则意味着这种音乐如同上帝的风,给人以无尽的享受。接下来的诗句"由六合兮,英华沨沨"和"由六合兮,根底嬴嬴"也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优美和力量。整首诗歌语言生动,富有节奏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补乐歌十首·六英》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元结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富强,经济繁荣,但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
元结在政治仕途上并无特别大的成就,但他一直关注民生疾苦,对社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补乐歌十首·六英》,以此表达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的关注。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中的英王六来隐喻时政弊端,希望朝廷能励精图治,造福百姓。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浓厚,文人墨客多热衷于诗歌创作,元结也在其中独树一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也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情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