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度陪伴郎君已白头,自从离去担任郡守已满五个春秋。
不要说君王一直不重用我,那百姓的需求应该还没有被满足。
人世间的时光如同流水一般流逝,客栈的秋风又起。
不知道心中所思可以向谁倾诉,只听见江边树上的蝉儿嘶鸣。

去完善
释义
1. 三度为郎便白头:指在任官期间满头白发。郎,官职名;便,就。
2. 一从出守五经秋:自从出任地方官员已有五个春秋。一从,自从;出守,出任地方官员;五经秋,五个春秋。
3. 莫言圣主长不用:不要认为皇帝一直不重视我。莫言,不要说;圣主,皇帝;长不用,长期不被重用。
4. 其那苍生应未休:那些百姓应该没有停止苦难。其那,即“岂奈”,表反问,岂料的意思;苍生,泛指百姓;应未休,应该还没有解脱困境。
5. 客舍秋风今又起:秋风再度吹过客栈。客舍,旅店;秋风,秋天的风。
6. 不知心事向谁论: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心中的烦恼。心事,内心的想法和烦恼;向谁论,向谁诉说。
7. 江上蝉鸣空满耳:江边的蝉叫声填满我的耳朵。江上,江边;蝉鸣,蝉的叫声;空满耳,指蝉鸣声充塞耳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客舍悲秋”为题,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感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三度为郎、头发渐白的事实,以及自从出任地方长官以来已经度过了五个春秋的时间跨度。这种“白发催人老”的现象让人深感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感叹。
颔联则转向了更广泛的视角,思考皇帝是否真的不需要自己这样的臣子。尽管被闲置在远方,但苍生百姓却仍然需要他的服务和关心。这一联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诗人为苍生考虑的胸襟和气度。
颈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的忧郁之情。而尾联则以江边的蝉鸣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深深失望。
整体而言,本诗通过回顾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对国家百姓的忧虑,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寂寞与悲凉之感,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安史之乱结束后,被任命为嘉州刺史时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
在这个时期,岑参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悲欢离合。这场战争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闲适的文人变成了一个心系国家的官员。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原地区正处于战乱之后的恢复期,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岑参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