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峡州推官
决科雠汉策,佐郡得荆关。
地胜诗锋锐,兵销檄笔闲。
路岐高鸟外,城郭白云间。
婉画应余刃,何人荐祢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通过考核解决难题,协助治理获得信任;
美景激发诗意,战场之外有闲暇;
鸟在高飞之外,白云环绕城市;
才能尚有余裕,有谁能够举荐?
去完善
释义
《送峡州推官》是一首赠别诗,送给即将前往峡州的推官。下面是对这首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1. 峡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今湖北宜昌一带。
2. 推官:地方官员,主要负责审理案件。
3. 决科雠汉策: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决科,指科举考试;雠,解作“对”;汉策,指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这里代指唐代科举制度。
4. 佐郡得荆关:出任地方官员镇守荆州和关州。佐,辅佐;荆,荆州;关,关州。
5. 地胜诗锋锐:峡州地理位置重要,使得诗人能发挥出自己诗歌的才华。
6. 兵销檄笔闲:战争结束,百姓安居乐业,文人得以用笔墨歌颂和平。
7. 路岐高鸟外:道路曲折,景色优美,仿佛在远离尘世的高鸟之外。
8. 城郭白云间:城郭被白云环绕,风景如画。
9. 婉画应余刃:你的画技应该能得到更多的赏识。
10. 何人荐祢还:会有谁来推荐你重返朝廷呢?祢,祢衡,东汉末年文人,因文章才能受到曹操推荐。这里暗示作者的期待。
去完善
赏析
《送峡州推官》是宋初诗人余靖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联“决科雠汉策,佐郡得荆关”,表达的是推官的才华和成就。决科表示科举考试,雠汉策则暗示其在诗词上的造诣。佐郡荆关,则是说他在地方任职。两句意在突出这位推官的才情和贤能。
颔联“地胜诗锋锐,兵销檄笔闲”,是说在好的环境下,他的诗才更为锋锐;而在无战事的时候,他的文笔亦能得以舒展。这里的“兵销檄笔闲”也寓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
颈联“路岐高鸟外,城郭白云间”,形象地描绘出峡州的地理环境之美,宛如一幅画卷。高鸟、白云,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婉画应余刃,何人荐祢还”,寄语友人,希望他能在峡州施展才华,发挥余热,获得别人的赏识和推荐。此句既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又透露出些许担忧和不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峡州推官》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余靖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仁宗时期(960-1127年),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
在这期间,余靖个人的人生际遇也相当丰富。他曾历任太常博士、右正言、知制诰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被贬官至石州等地,最终得以平反并担任副宰相。在任职期间,他关心民生,勤政廉洁,颇受百姓爱戴。
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则包括:政治上,北宋实行科举取士制度,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政治家;经济上,北宋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繁荣;文化上,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云集,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众多学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