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偶成 其一
病觉身名小,闲知日月忙。
篆香云四合,盆筿竹千章。
慧性干成障,愁怀弱未张。
何如庄宇定,虚室自天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到疾病使自我变得渺小,闲暇时明白日常忙碌无常。篆香的烟雾在四周缭绕,盆中翠竹枝繁叶茂。智慧本性却被种种障碍干扰,愁绪满怀却难以尽情释放。何如庄子那样平静安宁,空虚静室任自然光明洒满。
去完善
释义
1. 病觉身名小:这里指疾病使人意识到身外之物如名声地位等都不如身体健康重要。病觉,生病时的感觉或意识;身名,身体和名誉。
2. 闲知日月忙:在闲暇时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意指在忙碌的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许多日常细节。闲知,从闲暇中领悟到;日月,指时间和岁月。
3. 篆香云四合:篆香,盘香的古称,这里借指点燃的熏香;云四合,指烟雾弥漫的状态。
4. 盆筿竹千章:盆筿,盆栽的细竹;竹千章,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郑清之的这首《闲中偶成 其一》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这种生活中所产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病觉身名小,闲知日月忙”两句,表达了诗人患病之后对自己身名的淡泊观念,同时通过“闲”字体现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超脱心态。接下来“篆香云四合,盆筿竹千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烟雾缭绕的香炉、翠绿的竹子,使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仙境。而后“慧性干成障,愁怀弱未张”则揭示了诗人虽然智慧,但仍受尘世困扰的事实,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何如庄宇定,虚室自天光”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庄周般超脱境界的向往,希望心灵能在这虚静的空间中找到自然的光明。整首诗节奏悠然,情感丰富,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清之,南宋末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这首《闲中偶成 其一》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中原地区政治腐败,战乱频繁,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定。
在这个时期,郑清之在官场颇有建树,历任参知政事、左丞相等职。然而,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内心充满了忧虑。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闲中偶成 其一》,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悠然自得,同时也传达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诗中,郑清之表达了他的理想:希望能在宁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对现实的关注。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那个时代许多士人的共同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