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续诗之宠依韵以谢

标题包含
续诗之宠依韵以谢
莫搜险韵续貒貔,雪景须知雪后奇。 日绚寒光庄浄界,梅将真色荐新诗。 试敲折竹煎茶舌,旋觅遥岑出黛眉。 油幕输君谈笑乐,圣杯正是一中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尝试寻找生僻的韵脚来续写这首诗,欣赏雪后的美景才是关键。太阳在寒冷的天气里闪耀着光芒,为冬日的大地带来了生机。梅花吐露着真实的色彩,为新诗提供了灵感。试着用折断的竹子烧水煮茶,瞬间就能品味到远方的山川美景。在与朋友们谈笑风生的时候,正好是冬日里最美好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续诗之宠依韵以谢》是南宋文学家郑清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诗中难解字词的注释: 1. 莫搜险韵续貂貔: "貂貔"在此处并非动物名称,而是指古代的一种珍贵皮毛。这里用来形容诗文的高贵与价值。"险韵"是指较为生僻冷门的韵脚,用以表达诗人对创作诗歌技巧的追求和挑战。 2. 日绚寒光庄浄界:"绚"意为照耀、光明,此句描述雪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使寒冷的气氛变得庄严肃穆。 3. 梅将真色荐新诗:"真色"指的是梅花真实的颜色,而"荐新诗"则是鼓励人们在新春时期积极创作新的诗篇。 4. 试敲折竹煎茶舌:"折竹"在此指的是烹煮茶水的一种方法,即将竹片加热煮水,茶香四溢。 5. 旋觅遥岑出黛眉:"遥岑"一般指远山,此句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诗人远眺山色的景象。"黛眉"则通常用于描述女性的眉毛,此处借指青山。 6. 油幕输君谈笑乐:"油幕"在古代可指雨衣或遮阳伞,此句赞美对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7. 圣杯正是一中时:"圣杯"在此表示祝福的言辞,表达了诗人祝愿对方在新年能够取得理想的成就和收获。"一中时"则寓意在新的一年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一首咏雪诗。诗人在大雪过后,发现了雪后的美景,感受到了冬日阳光和梅花的魅力。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雪中景象。 首联“莫搜险韵续貂貔,雪景须知雪后奇”,诗人告诫我们不要刻意追求险韵来续写诗篇,而应该去欣赏雪后的奇特景观。这一句提醒我们要注重自然之美,而非拘泥于形式。 颔联“日绚寒光庄浄界,梅将真色荐新诗”,诗人通过描述阳光穿透寒冷的空气,给世界带来一种庄重而又纯净的美感,同时赞美了梅花真实的颜色为新诗提供了灵感。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试敲折竹煎茶舌,旋觅遥岑出黛眉”,诗人写到尝试用折断的竹子制作茶具,同时还寻找远处如画的山水景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愉悦。 尾联“油幕输君谈笑乐,圣杯正是一中时”,诗人提到在寒冷的天气里,和朋友一起谈笑风生,享受着生活中的片刻宁静,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最后一句“圣杯正是一中时”似乎寓意着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清之,南宋末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忧虑为主。《续诗之宠依韵以谢》是其名篇之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晚期,此时正值元朝军队对南宋的进攻日益猛烈,国家形势日趋紧张。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担忧之情,以及对祖国未来的深深忧虑。 在这一时期,郑清之的人生际遇也十分曲折。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尚书省右丞、兵部侍郎等,但在官场生涯中却屡次遭到排挤和陷害,一度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些遭遇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晚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元朝军队的入侵使得南宋军民陷入了艰苦的抵抗之中,国家政权岌岌可危。同时,国内的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困苦。这些时代背景为郑清之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