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觉际植花 其二
兄弟梅矾是水仙,曝根向暖种宜先。
银台金盏惟须酒,不可无渠对雪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理解是:“兄弟如同梅花与水仙,虽然所处环境不同,但同样需要阳光的滋养。生活就像美酒,不能缺少陪伴一起欣赏美好风景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督觉:地名,位于今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镇西北部一带。
2. 际植:在边缘地带种植。
3. 矾弟:古称兄为矾兄,故矾弟即指弟弟。
4. 梅矾:古代医书中记载的一种植物。
5. 曝根:让植物的根部暴露在阳光下,以利于生长。
6. 银台:古代富贵人家用以放置酒器的高台,这里借指精美的酒具。
7. 金盏:金制的酒杯。
8. 渠:他,这里指的是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督觉际植花 其二》。诗中描述了兄弟梅矾和金盏花两种植物,并强调了它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种植的优先级。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银台金盏,这是一种美丽的花朵,需要酒的滋养才能生长良好。最后,诗人表达了这种花朵在雪天与酒相配的美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督觉际植花 其二》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5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的动荡时期。
郑清之作为南宋末年的士人,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早年他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后因与权臣贾似道政见不合而被贬谪。后又因文才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一度官至尚书省左仆射兼枢密使,成为朝廷重臣。然而好景不长,后来他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再次遭到贬谪,最后病逝于流放之地。
在郑清之生活的时代,南宋面临着北方蒙古帝国的威胁,疆土日益缩小。朝廷内部则党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此外,当时社会上儒家思想的地位逐渐被佛教和道教所取代,人们开始追求心灵的慰藉,这也影响了郑清之的创作观念。
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郑清之选择了诗歌作为表达情感的手段。他在《督觉际植花 其二》中以咏物诗的形式,通过对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朝廷腐败、外患严重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