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 其一
展也虞朝庶绩熙,合修厥贡暨熊貍。
兕容于野虽非地,豹泽其文似识时。
毛革正须供有用,血牙安事杀为嬉。
国侨惠政人谁犯,虎听多应谢子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展也:顺利实现。2. 虞朝:即“有虞氏”,是上古部落名。3. 庶绩:各种功业。4. 熙:兴盛。5. 合修:共同完成。6. 厥贡:进贡的物品。7. 暨:及,与。8. 熊貍:此处指熊和狸两种动物。9. 兕:犀牛。10. 于野:在野外。11. 豹泽:豹的毛皮。12. 血牙:屠杀取乐。13. 安事:何必,何苦。14. 国侨:即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叔向。15. 惠政:仁惠的政治措施。16. 人谁犯:无人触犯。17. 虎听:代指地方长官。18. 多应:大概,或许。19. 谢子皮:拒绝侵扰百姓的行为。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在晚年时所作。郑清之(1176-1251年),字德源,号安晚,出生于浙江绍兴,曾任参知政事、右丞相等职。他在位期间,主张抗金,提倡改革,颇有政绩。然而,晚年因政治斗争失势,被贬谪到江西赣州。
在郑清之流放期间,他与张籍(约900-约980年)的诗歌互动成为了他生活中的重要慰藉。张籍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深受民间喜爱。郑清之在与张籍的诗歌互动中,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还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这首《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 其一》,正是郑清之在与张籍的诗歌互动中创作的。此时,南宋社会矛盾激化,内外交困,朝廷内部权力争夺激烈。在这种背景下,郑清之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戏调张籍,实则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