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清宫 其一

标题包含
上清宫 其一
雨余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后天边霞光尽染,夕阳映照在十里外的平山上。这景象就像千万条彩虹环绕着皇宫,光影流转间仿佛进入了仙人的家园。
去完善
释义
"雨余日脚到天涯":"雨余",指雨后;"日脚",原指太阳初升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阳光;"天涯",意指天的边际。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场雨后,阳光照亮了天空的边际。 "十里平山戴晚霞":"十里",形容距离遥远;"平山",平坦的山;"戴晚霞",意为霞光映照在山上。这句诗描绘出夕阳下,远处地平线上的山丘被霞光映照的美景。 "疑是千虹蟠绛阙":"疑是",表示怀疑但又似真非真;"千虹",比喻彩虹;"蟠",曲折环绕;"绛阙",指天宫的门楼。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绚丽多彩的彩虹如同天神之门楼的赞美之情。 "频移光景入仙家":"频移",频繁地变换;"光景",此处指霞光、阳光;"仙家",即仙人居住的地方。这句诗表达出美好的光影变换频繁地呈现在仙人居住的地方,意味着仙界的美丽景色与人间相呼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清宫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之情。首句“雨余日脚到天涯”,通过“雨余”的意象,展示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追寻远方的信念。次句“十里平山戴晚霞”,以山水为背景,夕阳为点缀,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卷。接着两句“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的才情与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清宫 其一》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组诗作品之一,创作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当时他任江西安抚使、知洪州兼江西安抚使。这组诗以描绘山光水色和赞美山川胜景为主要内容。 在这个时期,郑清之的人生际遇颇为复杂。他曾担任过多个地方官员,但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贬谪。在创作这首诗时,他正担任江西安抚使一职,负责当地的军政事务。尽管身处高位,但他仍然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郑清之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国内则陷入党争和腐败的泥潭。面对这样的困境,郑清之秉持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上清宫 其一》中,他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上清宫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