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行舟

标题包含
夜行舟
霞晚临江岸,云深不见星。 鸟栖沙篆暗,山远暮钟鸣。 燃火移村色,号风晚度声。 船窗迷漏鼓,独立向天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霞映照江边,云朵掩映星光无影。 群鸟在沙滩上栖息,夜色逐渐深沉。山脉遥远,暮色中的钟声悠悠回荡。 夜幕降临,篝火照亮了村庄,寒风呼啸而至。 船只上的窗户模糊了时间的流逝,独自站立,直至黎明破晓。
去完善
释义
1. "霞晚临江岸":霞,晚霞;江,长江;临,靠近。 2. "云深不见星":云深,云朵遮蔽天空;见,看到;星,星星。 3. "鸟栖沙篆暗":鸟栖,鸟儿栖息;沙篆,沙滩上的字迹;暗,光线暗淡。 4. "山远暮钟鸣":山远,远处山峰;暮钟,傍晚的钟声。 5. "燃火移村色":燃火,点燃篝火;移,移动;村色,村庄的景象。 6. "号风晚度声":号风,呼号的风声;晚度,夜晚航行;声,声音。 7. "船窗迷漏鼓":船窗,船舱的窗户;迷,迷失;漏鼓,古代报时的仪器。 8. "独立向天明":独立,独自站立;向,面向;天明,天亮。
去完善
赏析
《夜行舟》是南宋诗人蔡沆所作的一首描绘江上夜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行舟图。 首联“霞晚临江岸,云深不见星”,以晚霞、江水、天空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上夜景。晚霞映照在江面上,使江水变得五彩斑斓;天空中的云朵遮住了星星,使夜空显得更为深邃神秘。这种景象既给人以宁静的美感,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颔联“鸟栖沙篆暗,山远暮钟鸣”,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鸟儿在沙滩上栖息,它们的影子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峰传来钟声,使静谧的夜晚显得更加深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还通过钟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颈联“燃火移村色,号风晚度声”,写到了夜晚的人文景观。点燃的火光使村庄的色彩变得更加鲜明;风吹过水面,发出阵阵涛声。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夜晚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尾联“船窗迷漏鼓,独立向天明”,是诗人对自身心境的描绘。诗人站在船窗前,听着漏鼓的声音,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孤独。然而,他仍然坚定地面对黑暗,期待着黎明的到来。这一联充分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夜行舟》通过对江上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行舟》是宋代诗人蔡沆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航行于江上的所见所感。蔡沆生活于宋朝时期,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创作这首诗时,蔡沆正值中年,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在官场任职,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世事无常,这些感悟都渗透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蔡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他在夜间航行,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空和波光粼粼的江水,这些景象让他想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以及自己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平静。 总的来说,《夜行舟》这首诗歌反映了蔡沆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