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友人游嵩山

标题包含
送友人游嵩山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翻山越岭归来时,绕着天坛踏归途,雪中的影子和松树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你看那九龙潭上明亮的月光,不要拒绝在这美好的夜晚去拜访袁安。
去完善
释义
1. 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五岳之一的中岳,被誉为“文化圣山”。 2. 天坛:位于河南登封县,为东汉著名学者和音乐家蔡邕所建,曾是祭祀天地神明的场所。 3. 雪影:指雪后的景象。 4. 松声: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 5. 满谷寒:形容山谷间寒冷的气氛。 6. 九龙潭:位于嵩山北麓,有九个瀑布汇集而成的深潭。 7. 莫辞:不要推辞,表示鼓励。 8. 清夜:指月光明亮的夜晚。 9. 袁安:东汉时期的名士,曾任洛阳令,以刚直廉洁著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美丽风光和宁静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首句“嵩山归路绕天坛”中的“天坛”代指嵩山的主要景点之一,暗示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接下来的“雪影松声满谷寒”则形象地刻画了嵩山冬日的景象,给人以冷峻、肃穆之感。 第三句的“君见九龙潭上月”意为当友人游览嵩山九龙潭时,定会欣赏到皎洁的月光。而尾联“莫辞清夜访袁安”则富有寓意:袁安是东汉著名的隐士,以坚守节操、不为权贵所动而著称。这里的“莫辞清夜访袁安”并非实指要拜访袁安墓,而是希望友人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体悟到袁安的精神品质,珍惜清闲时光,保持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游嵩山》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晚期,大约在公元780年至85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盛世之后的转折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但在文化艺术方面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繁荣。 陈羽,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亦鲜为人知。他是唐宪宗元和年间的文人墨客,与贾岛、孟郊等人交情深厚。陈羽一生志在儒学,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晚年离群索居,以诗文自娱。 这首《送友人游嵩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嵩山的向往。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市,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自古就是宗教、文化的圣地。在这个时期,嵩山地区佛教兴盛,有许多著名僧人在此修行。诗人送友人游嵩山,既是表达对友情的支持,也是对禅宗文化的敬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