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标题包含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吃货一族66
去完善

译文
无边无际的春天的草木长得太旺盛了,春天留不住,藤蔓上的刺儿牵住了衣服,妨碍了行人的道路。偏偏是这无情的草木在春风里偏偏能够翩翩起舞,飘渺迷离的白絮漫天飞舞。华丽幽深的院子中,谁才是这里的主人呢?一朵独自绽放的花儿,在墙角的角落里明亮耀眼。不要抱怨没有人前来采摘,因为花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开放并不是合时宜的。
吃货一族66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鹊踏枝:词牌名,又作“蝶恋花”。 2. 漠漠:弥漫、密布的样子。 3. 春芜:春天的杂草。 4. 不住:不停。 5. 藤刺:指藤蔓植物的刺。 6. 碍却:阻碍、阻止。 7. 解舞:擅长舞蹈。 8. 蒙蒙:纷纷扬扬。 9. 飞絮:柳絮等飘飞的绒毛。 10. 绣院:华丽的庭院。 11. 深沉:幽深、隐秘。 12. 谁是主:指谁拥有这个院子。 13. 孤花:孤独的花。 14. 明如许:如此明亮。 15. 合:应当。 16. 阳春暮:春天的尾声,晚春。
吃货一族66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废园”为背景,展现出一幅破败荒凉的场景。上阕描绘了春天里荒废的院子,一片杂乱无章的藤蔓和枝条阻挡了行人的道路,使人感到孤独与无助。而下阕则以一朵明亮的孤花为焦点,暗示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全词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吃货一族6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是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810年左右的清仁宗嘉庆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龚自珍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深感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在创作这首词时,龚自珍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此外,他还在朝廷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对官僚腐败和政治黑暗的现实深感痛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和创作诗词,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清朝正逐渐走向衰落。一方面,国内的矛盾不断激化,如农民起义、官僚腐败等;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和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面对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龚自珍积极提倡改革,呼吁民众关注国家的命运。然而,他的声音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总之,《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这首词是在龚自珍人生际遇曲折、时代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
吃货一族6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