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标题包含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胖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心情如同海洋一样波涛起伏,只有秋天的灵魂是无法唤回的。 手臂上带着淡雅的郁金香,腰部挂着古代精美的玉佩。 寒冷的气流来自西北方,是谁在舞剑?东南方向传来阵阵萧声。 天上的星星璀璨如斗,月亮挂在林梢。
胖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己亥杂诗:指在已亥年所作的一系列杂记性诗歌。 2. 复如:如同。 3. 秋心:秋天的哀伤之情。 4. 海复如潮:像海水一样波涛汹涌,比喻心境难以平静。 5. 惟有:只有。 6. 秋魂:秋天的灵魂或精神。 7. 不可招:无法唤起或召唤。 8. 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 9. 郁金香:一种香草,这里比喻女子美丽的花朵般的面容。 10. 在臂:依偎在身边。 11. 亭亭:直立的样子。 12. 古玉佩:古代的玉佩,这里形容女子的优雅风姿。 13. 当腰:腰部佩戴。 14. 气寒:寒冷的天气。 15. 西北:中国的西北地区。 16. 何人剑:谁人的剑,这里可以理解为豪放的剑客形象。 17. 声满:声音传遍。 18. 东南:中国的东南地区。 19. 几处箫:几个地方的箫声。 20. 斗大:非常大的星星。 21. 烂无数:璀璨的星光。 22. 长天:辽阔的天空。 23. 一月:月亮。 24. 林梢:树林的边缘。
胖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深沉而复杂的情感。首句“秋心如海复如潮”描绘了秋天心境的波澜壮阔与起伏不定,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愫。接下来一句“惟有秋魂不可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难以捕捉和无法形容。 接下来的诗句中,“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以具象的景物来表达秋天的韵味。郁金香的淡雅与古玉佩的高贵相映成趣,既展现了秋天的韵味,也突显了诗人特有的审美观。 之后两句“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则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景象。西北剑气的寒冷与东南箫声的丰满共同构成了秋天独特的氛围。 最后两句“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则以浩渺的宇宙为背景,描绘出秋天夜空的壮丽景象。明亮的星星与静谧的月亮共同营造出一种浩瀚无垠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宽广与深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对世界的深度思考。
胖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当时,龚自珍正在朝廷担任礼部主事,但目睹了清朝社会的种种弊端,对时政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忧虑。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内心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变革的渴望。 1. 诗词的创作时间:1839年,正值清朝道光十九年,这一年是己亥年,因此得名《己亥杂诗》。 2. 人生际遇:在这期间,龚自珍经历了由礼部仪制司主事转任至礼部祠祭司主事的职位变动。然而,尽管他在朝廷任职,但对时政的不满和忧虑始终无法释怀。他关注民生疾苦,感叹国家积贫积弱,期望有朝一日能够改革政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3. 时代背景:这一时期,清朝正处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前夕,内外交困,局势动荡。国内政治腐败,官僚体制僵化,民生困苦;国外则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主义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龚自珍的诗歌展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胖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