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
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
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若再增加十岁,必定是宰相之才,这壶祝寿的酒今后就不必停啦。听闻您的才学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犹如五彩凤凰翱翔在朝廷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和:是古代诗人应和他人诗作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指这首诗是对他人诗作的回应或者唱和。
2. 窦中丞:唐朝官职名,这里指诗人窦庠。窦庠曾任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
3. 岁酒:新年时饮用的酒。
4. 小男:这里指诗人窦庠的儿子,小名为“五儿”。
5. 更添十岁应为相:这句是说窦庠的儿子年纪虽小,但是已经显露出了才智出众的品质,假以时日成长起来,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6. 五色:这里比喻多姿多彩的才华和本领。
7. 相逐凤池头:凤池,原指凤凰栖息的地方,后来成为皇帝的别称。这句是说窦庠的儿子未来有望追随皇帝身边,有所作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父亲对于儿子成长的喜悦与期待。首句“更添十岁应为相”,意味着随着儿子的成长,他有望成为国家的辅佐之才。而“岁酒从今把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庆祝这一时刻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许。
接下来两句“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则是诗人的想象:儿子长大后,就像凤凰一样,五彩斑斓,光彩照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对孩子未来的期许与祝福,表达了身为父亲的骄傲和欣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出自唐朝诗人熊孺登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790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的唐德宗年间。
在这一时期,熊孺登曾任广德令、尚书郎等职,后因官争事被贬谪为池州刺史。他在任期间,对于治理地方、改善百姓生活尽心尽力,然而由于朝政腐败、宦官当道,熊孺登的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经历使得他感到无比失落,却又无法释怀心中的理想抱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熊孺登正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借诗寄情,通过描绘自己与小男共度岁酒的情景,传达出他对家人深厚的关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他也透露出自己在这个时代所遭受的无奈和辛酸,以及不甘屈从于命运安排的顽强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