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标题包含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能骑竹马辨西东,未省烟花暂不同。 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能够驾驭轻功识别方向,还没有领略过不同的绚烂风景。 最早返回的时候春天快要结束了,庐山的美景胜过了湖泊的风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骑竹马:指儿童游戏,以竹子作为马的模型。 2. 未省:不明白、不知道。 3. 烟花:泛指春天的美景。 4. 湖风:代指湖面吹来的春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写给他的弟弟孺复的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寄语,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能骑竹马辨西东”,通过回忆童年时光,表现了兄弟之间从小一起长大的深厚情谊。“竹马”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玩具马,这里是用来比喻童年的欢乐时光。诗句暗示了兄弟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相互陪伴成长,彼此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第二句“未省烟花暂不同”,意思是虽然暂时不能一起在烟花般繁华的世界里共度时光,但兄弟之间的感情并未因此而疏远。这里“未省”表示“还未”的意思,“烟花”指代繁华的世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暂时分离的无奈,同时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短暂的分别而改变。 第三句“第一早归春欲尽”,是对弟弟的叮嘱,希望他尽早归来,因为春天即将过去,美好的时光不容浪费。这里的“第一”表示“首先”或“首要”的意思,“春欲尽”则意味着春天的尾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最后一句“庐山好看过湖风”,是诗人对弟弟在庐山旅行时的美好祝愿。“好看过湖风”意为欣赏庐山的美景胜过观赏湖边的风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希望弟弟能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是唐朝诗人熊孺登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即唐宪宗元和九年。在这一年里,熊孺登的家境贫寒,生活拮据,而他的弟弟孺复则准备前往庐山修行。此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宦官干政严重,皇帝昏庸无能,国家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熊孺登对弟弟的离别之情尤为浓厚。 熊孺登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家庭困苦处境的忧虑,以及对弟弟孺复离开家乡修行的关切。他希望弟弟能在庐山求得心灵的安宁,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安全的担忧。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亲情和深深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性的温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