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仲夏寄江南

标题包含
仲夏寄江南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 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空将白团扇,从寄复裴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月的时光即将流逝,三年的异乡生活还未结束。 在梦中穿越千里之外,醒来却带着无尽的忧虑。 傍晚时分观赏木槿花,悲切心酸之时却不想品尝青梅。 只拿着空白的团扇,寄托着思念之情来回摆动。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仲夏:指农历五月份,夏季的第二个月。 2.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 3. 五月行将近:指农历五月的到来。 4. 三年客未回:诗人离家已经三年,还没有回到故乡。 5. 梦成千里去:梦见自己离故乡千里之遥。 6. 酒醒百忧来:喝醉酒后醒来,忧愁也随之而来。 7. 晚暮时看槿:傍晚时分观看木槿花。 8. 悲酸不食梅:看到梅子而感到悲伤,不愿意吃。 9. 空将白团扇:白白地拿着白色的团扇。 10. 从寄复裴回:把团扇寄给某人,又感到犹豫不定。
去完善
赏析
《仲夏寄江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殷在仲夏时节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诗人的现状,他离家已经三年,却仍然没有机会回到故乡。颔联“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时常在梦中回到家乡,但醒来后又陷入了无尽的忧虑之中。颈联“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诗人晚上看着槿花,感到悲伤而难以吃下梅子。尾联“空将白团扇,从寄复裴回”则表达了他想借团扇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却又犹豫不决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仲夏寄江南》是唐代诗人卢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0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的前夕。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繁荣盛世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卢殷作为当时的文人,对时局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慨。 卢殷的个人经历也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息息相关。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目睹了百姓疾苦,对朝廷的腐朽无能感到痛心疾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篇,如《仲夏寄江南》等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此外,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江南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安一隅,战乱较少,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卢殷在《仲夏寄江南》中,通过对江南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