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亲故

标题包含
长安亲故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楚地的兰花不应被用于佩戴吴钩,带着美酒在城头上与旧友告别。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仍有足够的精力,准备前往并州尝试射箭。
去完善
释义
楚兰:借指湖南,此诗作者卢殷为湖南人。 佩吴钩:古代吴地以制造锋利宝刀而著名,佩吴钩即持有利器。 带酒:带着饮酒之意,形容豪放豪情。 城头:代指家乡之地。 别旧游:与老朋友告别。 年事已多:年纪已经不小了。 筋力在:精力充沛。 试将弓箭到并州:并州,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借指边疆战场。这里表示自己还要努力报国之志。
去完善
赏析
《长安亲故》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通过对人物、环境的刻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坚定的信念。 诗中“楚兰不佩佩吴钩”一句,借用了战国时期楚国美人屈原则兰花和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的剑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在离别的时刻依然保持着刚毅的意志和高洁的品质。 接下来,“带酒城头别旧游”一句,描述了诗人在城门楼上告别友人的场景,通过“带酒”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而“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两句,则表现了诗人虽然年纪渐长,但依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坚定的信念,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坚韧不拔、忠诚勇敢的诗人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亲故》是唐朝诗人卢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765-827年)。这个时期正是大唐盛世的余晖,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也在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原本安宁的生活受到威胁。 卢殷,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据记载,他曾担任延州参军一职,后因公务原因被贬谪。在此期间,他游历了长安等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和亲故。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故的深切怀念之情。 在创作《长安亲故》时,卢殷正值壮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真情实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在大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