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赵叔平嘉树亭
嘉树名亭古意同,拂簷围砌共青葱。
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疎睡雨中。
开户常时对君子,遶轩终日是清风。
盘根得地年年盛,岂学春林一晌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亭亭如盖浓,瓦檐边草共青青。
午间树荫茶香散,清晨雨后诗韵生。
开门便见端方客,绕屋皆是和煦风。
根深蒂固繁茂长,不似春花倏然凋。
去完善
释义
1. 嘉树:美好的树木,这里指赵叔平的嘉树亭中的树木。
2. 名亭:著名或高雅的亭子,这里指嘉树亭。
3. 拂簷:簷,屋檐;拂簷,指树枝轻拂屋檐。
4. 围砌:砌,台阶;围砌,指树木围绕台阶。
5. 青葱:绿色,形容树木生长茂盛。
6. 午阴:中午的阴凉处。
7. 茶烟:煮茶的烟气。
8. 晓韵:早晨的声音,这里指雨声。
9. 萧疎:稀疏的样子。
10. 开户:打开窗户。
11. 君子:这里指代嘉树亭中的人物。
12. 遶轩:轩,有窗的长廊;遶轩,指树木环绕长廊。
13. 是:这个,那个,指示代词。
14. 清风:清新的微风。
15. 盘根:植物的主干下延伸出的根系。
16. 得地:得到适宜生长的环境。
17. 盛:繁茂,旺盛。
18. 岂学:表示反问,意为怎能像...一样。
19. 一晌:一会儿,一段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词。诗人以嘉树、嘉树亭为题,通过描述其景色之美,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君子”、“清风”等,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
首联中,诗人通过对嘉树和嘉树的亭子进行对比,突出了嘉树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嘉树亭的喜爱之情。其中,“拂簷围砌共青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嘉树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感觉。
颔联中,诗人以“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疎睡雨中”来表现嘉树亭宁静、自然的氛围。这里,诗人运用了茶烟的闲淡和晓韵的萧疏这两个意象,使得整联诗意更加丰富,同时也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颈联中,诗人通过“开户常时对君子,遶轩终日是清风”来表达自己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君子”和“清风”都是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也是诗人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体现。
尾联中,诗人通过“盘根得地年年盛,岂学春林一晌红”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这里的“盘根得地年年盛”象征着诗人认为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积累。而“春林一晌红”则意味着短暂的成功,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赵叔平嘉树亭》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中秋末至第二年春初之间,即公元1045年至1046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的仁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苏舜钦的人生际遇较为波折。他曾因为与权臣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而遭到贬谪,离开京城,出任浙江湖州知州。在湖州期间,他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宁静生活,这使得他在闲暇之余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苏舜钦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在这个时间段内,北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文学领域,宋诗开始崛起,成为与唐诗并列的一代诗歌高峰。苏舜钦作为当时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以抒发性情、表达个人情感为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