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

标题包含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
危构岧嶤出太虚,坐看斜日堕平芜。 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 疎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 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危险的高塔屹立在天空中,坐着观赏夕阳落下地平线。 白色的烟雾弥漫在广阔的江面上,明亮的月亮如同挂在天空中的玉璧。 稀疏的磬声从竹林传来,青灯映照着孤独的诗人在吟咏。 老僧奇怪我在做什么,讲述了兴衰之事,我们共同感叹流泪。
去完善
释义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华严寺的美景以及作者与朋友在此相遇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每句诗词的词句注释: 1. 危构岧峣出太虚:“危构”指的是高耸的建筑,这里指华严寺;“岧峣”形容建筑物高耸的样子;“太虚”即天空。这句意思是华严寺的高耸建筑突出在天空中。 2. 坐看斜日堕平芜:“斜日”指的是傍晚时分西下的太阳;“平芜”是指平原上的草木。这句表示坐在华严寺中,看着夕阳缓缓落下,大地被夜色笼罩。 3. 白烟覆地澄江阔:“白烟”指水雾或水汽;“澄江”指的是清澈的江河。这句描述的是夜晚江面上水雾弥漫,江水显得更加宽阔的景象。 4. 皎月当天尺璧孤:“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当天”是说月亮悬挂在天空之中;“尺璧孤”是一种比喻,意指明月如同一块巨大的玉璧,孤独地挂在天空中。 5. 疏磬悲吟来竹阁:“疏磬”指稀疏的钟声;“悲吟”表示悲哀的歌唱;“竹阁”是寺庙中的竹楼。这句描写了夜幕降临,寺庙中传来的稀疏钟声和悲伤的诵经声。 6. 青灯寂寞照吟躯:“青灯”是指油灯,因灯光青绿而得名;“吟躯”指诗人自己的身影。这句表示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借着青灯的光亮,独自吟咏诗篇。 7. 老僧怪我何为者:“老僧”是对年长僧人的称呼;“何为者”是询问对方在做什么的意思。这句表明僧人关心诗人,询问他在做什么。 8. 说尽兴亡涕泪俱:“兴亡”指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涕泪俱”是说泪水和鼻涕都流出来了,表示非常悲伤。这句意味着老僧向诗人讲述了国家的兴衰故事,令诗人感动得流泪。
去完善
赏析
《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对华严寺的描绘作为背景,通过写景、叙事和抒情的方式,表现了自己与朋友在佛寺共谈历史的情景。 首先,诗人以"危构岧嶤出太虚"开篇,描述了华严寺的高耸建筑直冲云霄的景象。这里的"岧峣"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寺院的高峻之感。紧接着,诗人又通过"坐看斜日堕平芜"一句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其中,"平芜"是指平原上的草,意味着广阔无垠的原野,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在高处的视角和对自然的观察力。 然后,"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两句分别描绘了地面上升起的白色烟雾和当空的明月。这里"澄江"意指清澈的江水,"尺璧孤"则用来形容月亮犹如一块玉璧般明亮而孤独。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静谧的氛围,同时寓情于景,传达了诗人的心境。 接着,诗人用"疎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描述了自己与友人谈论时环境中的声音和光线。"疏磬"是指稀疏的钟声,"悲吟"则是悲伤的吟诵,这些音响与清幽的灯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沉凝重的氛围,进一步反映了诗人面对历史话题时的复杂情感。 最后,"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揭示了整首诗的主题。这句描绘了与僧人交谈的场景,诗人向对方袒露自己为什么对这些历史话题如此关心。“说尽兴亡”意味着谈论许多朝代的兴衰更替,"涕泪俱"则是表达他们沉浸在共同感慨之中的情状。这种对历史的深思熟虑,显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