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言 其二
地上拾芥亦细碎,掌里数文犹苦辛。
脱使摘丸下峻坂,未若以财而发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地上捡起一片芥菜叶也微不足道,手掌里数着几枚铜钱还要忍受辛苦。如果走下陡坡去摘下丸药,不如用钱财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上拾芥”:意思是形容轻松地得到一些东西。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在政坛上轻而易举地取得了一些小官职。
2. “细碎”:指琐碎的事情。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在官职上所处理的琐事。
3. “掌里数文”:意思是用手计数,形容财物不多。这里是说作者虽然在官场上辛苦工作,但是得到的财物并不多。
4. “摘丸下峻坂”: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而不敢以功名之心处之也。是以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是以上无困辱之患,而下无饥寒之忧。”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在官场上的艰辛处境。
5. “未若以财而发身”:这句是作者感慨自己的处境,认为如果只靠钱财来改变生活状况,不如靠才能和品德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去完善
赏析
《难易言 其二》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财富的相对价值。作者首先以“地上拾芥亦细碎,掌里数文犹苦辛”两句,描绘了世间的琐碎事物和人对微小财富的追求。接下来,他以“脱使摘丸下峻坂,未若以财而发身”的对比手法,阐述了在险恶的环境中追求名利不如用财富来提升自己的道理。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难易言 其二》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48年至1054年之间,即北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在政治上普遍受到压抑,但在文学上却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苏舜钦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较为坎坷。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就担任了朝中的低级官员。然而,由于他直言敢谏的性格,多次遭到权臣的排挤和打击。他曾因为政治上的失误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后来在地方上做了一些实事,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赏识。然而,好景不长,他又因为与权臣政见不合而再次受到打压,最后辞官回乡。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而官僚阶层则贪图享乐,贪污腐败,使得民间疾苦更加深重。苏舜钦作为一名正直的官员,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因此在诗作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官场腐败的强烈抨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