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杂咏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果实漂浮在微醺的酒中,床头的书册散乱一片。
凉爽的北风穿过稀疏的竹子,躺在那里看着蓝天的流云悠悠而过。
去完善
释义
1. 嘉果:指美味的水果。嘉,美好,赞美。
2. 浮沉:比喻随波浪翻腾起伏。这里可能指的是水果在酒中的浮动状态。
3. 半醺:微醉的状态。醺,陶醉的样子,形容人饮酒后的神情。
4. 床头:床前,靠近床的地方。
5. 书册:书籍,这里泛指阅读材料。
6. 乱纷纷:杂乱无章的样子。
7. 北轩:北面的窗户。轩,窗子。
8. 凉吹:凉爽的微风。吹,风吹。
9. 疏竹:稀疏的竹子。疏,稀少,不密集。
10. 青天:明亮的天空。青,蓝色或绿色。
11. 行白云:流动的白云。行,流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的一片闲暇景象。首句中的“嘉果浮沉”和“酒半醺”,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床头书册乱纷纷”来形容夏日读书的情景,突出了夏日的燥热与诗人求知若渴的心情之间的对比。
次句“北轩凉吹开疏竹”,描述了凉爽的微风透过稀疏的竹林吹来,使人在炎炎夏日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惬意。最后一句“卧看青天行白云”,表达了诗人静静地躺在那里欣赏蓝天白云的美好画面,进一步传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写景与抒情的巧妙结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夏日闲适的生活场景以及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暑中杂咏》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当时苏舜钦正在他的故乡浙江湖州度过夏天。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炎热夏日景象,以及自己在此情境中的心境。
在庆历四年之前,苏舜钦一直生活在北京,担任朝廷官员。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派系纷争,他在庆历三年被贬谪到江西。一年后,他被允许回到家乡浙江湖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从繁华的京城到偏僻的江南之地的巨大落差,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无奈。
在庆历四年前后,中国正处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们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国家治理献策献力。然而,官场上的党争和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许多文人士大夫因为政治原因遭受打压,有的甚至被迫离开京城,流寓他乡。苏舜钦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为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