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禹寺

标题包含
大禹寺
鉴湖尽处众峰前,寺古萧疎水石间。 殿阁北垂连禹庙,松筠东去入稽山。 坐中岩鸟自上下,吟久溪云时往还。 我厌区区走名宦,未能来此一生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鉴湖的尽头,众多的山峰屹立在前,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于山水之间,显得有些萧瑟。殿阁朝北延伸,与禹庙相连,青松翠竹向着东方,一直延伸到稽山深处。在这座山中,岩石上的鸟儿自由地飞翔,时而落到地面,时而飞到空中;吟咏诗歌的时间久了,溪水上的云朵也会聚集过来,时聚时散。我对那些为了功名而四处奔波的人感到厌倦,遗憾的是,我的一生都无法过上这样的闲暇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大禹寺》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作。诗人在鉴赏湖水尽头、众峰之前的景致中,巧妙地将大禹寺置于其中。诗人描绘出古寺在山水之间的苍茫与肃穆,给人一种空灵而静寂的感觉。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寺庙所在的地理环境。诗人以“鉴湖尽处”作为背景,寓意着大禹寺处在大自然的壮丽之中。同时,通过“众峰前”的方位定位,表现出寺庙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气势。诗的第三句“殿阁北垂连禹庙”进一步强调了大禹寺和禹庙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显示出寺庙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色。第四句“松筠东去入稽山”表现出了大禹寺周围的郁郁葱葱,给人以宁静之感。接下来的第五句“坐中岩鸟自上下”则通过对飞鸟的描绘,展现了寺庙附近生态的繁茂。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态度。诗人表示自己厌恶追逐名利的生活,向往这种遗世独立的生活状态,无奈未能在此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两句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禹寺》是北宋诗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大禹寺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怀古之情。 在这一时期,苏舜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至苏州,后来虽因范仲淹等人的推荐重返朝廷,但他对政治失去了信心,选择了退隐。他在苏州期间,游览了大禹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庆历年间,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统治阶级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发起了以改革吏治、整顿官僚机构为主要内容的“庆历新政”,但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苏舜钦作为范仲淹的好友和支持者,也在这次政治斗争中受到了牵连。 这首《大禹寺》表达了苏舜钦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在诗中赞美了大禹寺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精神的怀念。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范仲淹等改革者的期许与支持,以及对腐败官僚的愤怒和谴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