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道
行行太行道,一步三太息。
念厥造化初,春何险此极。
左右无底壑,前后至顽石。
高者欲作天明党,深者疑断地血脉。
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
攀缘有路到绝仞,四望群峰合沓如波涛。
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
嗟乎古昔未开时,隔绝往来人不思。
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崄巇。
崄巇不穷甚可畏,悼此二者亡其宜。
天地不自崄,崄由人为之。
彼车摧轮马伤足,中路勿叹勿恸哭。
世上安涂故有焉,孰使汝行此道躯高轩,丧坠不收宜尔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叹息。
想起那最初的创造,春天怎么会如此艰险。
四周是无底的深渊,前后都是坚硬的岩石。
高的地方想要成为光明的天堂,深的地方让人怀疑是否断了大地的血脉。
夜晚的时候,北斗七星被隐藏在岩石之下,白天的时候,阴森的墙壁上传来风雪的呼号。
顺着山路攀爬,来到这绝境的边缘,四面望去,群山如同波涛一般汹涌。
忽然来到了一处狭窄的地方,近在咫尺的地方仿佛下一刻就会跌落。
感叹啊,在古人还没有开辟这里的时候,这里的隔绝让人的思想都无法触及。
等到这原始的山路被打破,人们就开始沿着险峻的道路前行。
这险峻的道路真是让人害怕,让人遗憾这两者都不应该存在。
天地本身并不险恶,险恶的是人为造成的。
那些车辆损坏了车轮,马匹受伤了脚,走在半路上不要悲伤,不要痛哭。
世界上本来就有平坦和崎岖的路,谁让你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呢,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接受它带来的结果。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行道》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活动家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045年,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科举制度的弊端等。
在这一年里,苏舜钦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遭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贬为庶民。然而,他在逆境中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通过游山玩水、赋诗作画来抒发胸臆。
在这一时期,北宋的社会风气崇尚文学和艺术,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以诗、书、画为自己的事业追求。苏舜钦作为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因其才情横溢,更因其中饱含的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