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独步游沧浪亭

标题包含
独步游沧浪亭
花枝低敧草色齐,不可骑入步是宜。 时时携酒祗独往,醉倒唯有春风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草错落,相映成趣,不适合骑马,步行最为适宜。 不时携酒独行,沉醉其中,只有春风知晓。
去完善
释义
花枝低敧:花枝低垂,意指鲜花盛开。 草色齐:草色整齐一致,形容春天草色青翠。 骑入:骑马进入。这里因花草繁茂,不适合骑马,所以改为步行。 步是宜:步行为适宜的方式。 携酒:带着酒。 祗独往:只有一个人前往。祗通“只”,只有的意思。 醉倒:醉酒昏倒。 春风知:只有春风知道醉倒的情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步游于沧浪亭的情景。首先,“花枝低敧草色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朵的低垂和草色的鲜亮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而“不可骑入步是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热爱和珍惜,选择步行以便更深入地领略其魅力。 接着,“时时携酒祗独往,醉倒唯有春风知”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旷达。他不时带着美酒独自前行,沉浸在诗意的风景中,只有在春风之中,他的沉醉才能被感知。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的疏离感和独善其身,又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自我的内心抒发,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性和深沉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步游沧浪亭》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苏州沧浪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独步游沧浪亭》大约作于公元1049年,这是宋朝时期的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如苏州等地,有许多著名的园林和名胜古迹供文人墨客游览欣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苏舜钦(1008-1048)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校理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庶民。在这段时间里,苏舜钦被迫离开繁华的汴京(今河南开封),来到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生活得非常愉快。这段经历使他对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宋代,文学、艺术等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诗词创作。许多文人都喜欢通过游览名胜古迹、与友人唱和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此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人们对隐逸生活并不排斥,甚至有一种向往之情。这些都为苏舜钦创作《独步游沧浪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