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章傅
废官旅吴门,迹与世俗扫。
构亭沧浪间,筑室乔树杪。
穷径交圣贤,放意狎鱼鸟。
志气内自充,藜藿日亦饱。
不图名利场,有士同所好。
南闽章其氏,傅名字传道。
清晨闯予门,疎爽见姿表。
大篇随自出,烂熳风力老。
安敢当所褒,读之俗惊倒。
开轩延与语,指亦有深到。
半生蹋京尘,识子恨不早。
扶疎珊瑚枝,本不自雕巧。
当珍玉府中,何故委衰草。
秋风还故乡,无或叹枯槁。
贵富乌足论,令名当自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职闲居在吴门,踪迹已与尘世远离。
构建亭阁于沧浪之间,建筑房屋位于乔木的梢头。
沿着偏僻小径与贤人结交,纵意尽情地亲近水鸟。
心中的志气自给自足,粗茶淡饭也能饱腹。
未曾想这名利之地,也有与我同好的士人。
来自南闽的章其氏,他的名字和事迹广为人知。
清晨闯进我的家门,潇洒直爽的风貌扑面而来。
他的诗篇自然地流淌而出,华美而富有风韵。
我不敢承受如此赞誉,阅读他的诗作令人震惊。
打开窗户邀请他交谈,他的见解也十分独到。
半生混迹京城尘埃,认识你却恨相知太晚。
你就像那枝繁叶茂的珊瑚树,自然之美不需雕琢。
你本应像宝玉一般被珍视,又为何沦落至如此境地。
秋风起时返回故乡,不要叹息生命的枯萎。
富贵不足挂齿,名声应当自我保全。
去完善
释义
1. 吴门:苏州的别称,因其春秋时属吴国。这里泛指作者的流寓之地。
2. 沧浪:形容水乡。这里指作者在苏杭一带的居住处。
3. 乔树杪:高高的树梢上。乔,高;杪,树枝的末端。
4. 交圣贤:结交贤人。
5. 放意:放纵情志。
6. 狎鱼鸟:接近并亲近自然。
7. 藜藿:野菜,形容生活简朴。
8. 南闽:福建,因为地处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南闽。
9. 傅名:章傅的名字。
10. 自述:自言自语。
11. 大篇:大量的诗篇。
12. 烂熳:极其丰富多彩。
13. 安敢:哪里敢。
14. 当珍玉府中:指应当珍惜章傅的才华。
15. 无或:勿使,不要。
16. 贵富:富贵荣华。
17. 乌足论:不值得谈论。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苏舜钦写给好友章傅的回信。诗人在吴门担任废官时,感受到了世俗的冷漠,于是选择了在沧浪间构筑亭子,筑室于乔木之间。诗人与圣贤交往,寄情于鱼鸟,以此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虽然生活简朴,但诗人并不以为苦,反而乐在其中。诗人感慨没想到在这个名利场中,还能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如章傅。章傅早上来访,言辞疏爽,才学出众,令人惊艳。诗人觉得章傅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富有老练的风韵,读后让人耳目一新。两人交谈甚欢,诗人感叹相识恨晚。诗人把章傅比作珊瑚枝,本是珍贵的宝物,却无人知晓,如同被遗弃的衰草。诗人希望章傅能珍惜自己,不要被外在的困境所影响,保持自己的品质。这首诗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我坚守的勉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章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苏舜钦作为一名文人,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注社会现实。他曾担任过进士、监察御史等职务,后因受到政敌的陷害而被贬谪。在遭遇人生挫折后,苏舜钦开始转向诗歌创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答章傅》这首诗是苏舜钦在与友人章傅交流的过程中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