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中

标题包含
夜中
夜分众諠死,耿耿抱真履。 中君湛以宁,不为外官使。 七兵乘间入,攻剽势向圮。 主将不谋阵敌恶,荡然失守遽藏避。 骇浪奔腾,一刻万里,纷纷变化无穷已。 俄如独茧丝,忽复满天地。 乳虎不受缚,狂龙难驯致。 我思精甲,以扞异类。 邪慝弗萌,元辟复位。 辅以逍遥之至道,烂然光辉照无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时分众人喧哗而死,执着地抱着真实的信念前行。 在中间的位置上,君主清澈而宁静,不被外在的官职所束缚。 七兵趁着间隙进入,攻击剽掠的气势将要倒塌。 主要将领不谋划对抗敌人的策略,突然之间就失去了防守能力,开始四处躲藏。 惊涛骇浪般的变化扑面而来,瞬间就有万里的距离,变化多端无穷无尽。 就像一根蚕丝,忽然之间遍布整个天空大地。 幼虎不愿被束缚,巨龙也难以被驯服。 我在思考精锐的士兵,用来抵抗异类的侵犯。 邪恶的事情不再萌芽,根本的地方恢复原来的位置。 辅助以逍遥自在的最高道理,灿烂的光辉照亮无边的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夜分:指夜晚时分。 2. 众諠死:众人在喧哗声中死去。 3. 耿耿:忧心忡忡的样子。 4. 抱真履:保持真实的品行。 5. 中君:在君主之中。 6. 湛以宁:宁静的样子。 7. 外官使:外部官员的使者。 8. 七兵:泛指军队。 9. 乘间入:趁机进入。 10. 攻剽:攻打掠夺。 11. 势向圮:形势趋向毁灭。 12. 主将:主要将领。 13. 不谋阵敌恶:没有谋划对抗敌人的阵法。 14. 荡然:全貌的意思。 15. 失守:失去防守。 16. 遽藏避:急忙躲避。 17. 骇浪奔腾:形容风浪很大。 18. 一刻万里:形容速度极快。 19. 纷纷变化无穷已:形容变化频繁且无穷无尽。 20. 俄如:一会儿。 21. 独茧丝:比喻单一的事物。 22. 忽复:忽然又。 23. 满天地:充满天地之间。 24. 乳虎:幼虎。 25. 受缚:受到束缚。 26. 狂龙:凶猛的龙。 27. 难驯致:难以驯服。 28. 我思精甲:我想起了精锐的士兵。 29. 以扞异类:用来抵抗不同的敌人。 30. 邪慝:邪恶的行为。 31. 弗萌:不要出现。 32. 元辟:最初的开辟者。 33. 复位:重新回到位置。 34. 辅以:辅助以。 35. 逍遥之至道:逍遥的至高道理。 36. 烂然:光明灿烂的样子。 37. 光辉:光芒。 38. 照无际:照耀无边无际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战争与英雄的诗。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勇敢、智慧和力量的赞美。诗歌的开篇便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夜分众諠死,耿耿抱真履”,夜幕降临,战场上充满了喧嚣和死亡,但战士们仍然坚定地坚守着阵地。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战争中敌人的进攻,以及主将的仓皇逃窜,形象地展示了战场的混乱局面。然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却看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他们如同狂龙一般难以驯服,又如乳虎一样不受束缚。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是诗人所期待的力量,他们可以捍卫家园,抵抗外敌,维护正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里没有邪恶和战争,只有和谐的生灵共同生存。要实现这个理想,需要借助逍遥之至道,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照亮一切黑暗,带来美好的未来。这首诗以其强烈的战斗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中》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这一年,苏舜钦因为被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而遭遇挫折,被贬为县令。他带着失望和无奈离开繁华的京城,来到了湖州担任县令。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下,苏舜钦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同时,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夜中》。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差距扩大,农民起义频发。朝廷为了维护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然而,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加剧了官僚集团的腐化堕落。在这种情况下,苏舜钦等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改革政治,改善民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