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叔挽词
昔我共笔砚,知君贤弟昆。
门邀百客醉,囊讳一金存。
忽与钟声尽,长悲磬色昏。
多年赵家府,销减惠王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赵清叔:南宋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2. 挽词:哀悼死者的诗,此处是悼念赵清叔的。
3. 叶适:南宋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等职。
4. 昔我共笔砚:过去我们一起写字读书。
5. 知君贤弟昆:知道你这位贤弟,兄弟情深。
6. 门邀百客醉:家中常常邀请众多客人一起畅饮。
7. 囊讳一金存:囊中羞涩,不愿意为钱而担忧。
8. 忽与钟声尽:忽然间你的生命就结束了,犹如钟声消失。
9. 长悲磬色昏:长久的悲痛让我的心情如同寺庙里的磬声一般沉重。
10. 多年赵家府:多年来你在赵家的府邸生活。
11. 销减惠王孙:惠王的后代渐渐减少,这里指的是家族逐渐衰落。
去完善
赏析
《赵清叔挽词》是南宋文学家叶适为悼念亡友赵清叔而作的一首诗。诗中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与赵清叔的昔日交情、其豪爽的性格以及突然离世的悲痛。首联表明两人有深厚的友情;颔联表现了赵清叔为人慷慨、热情好客的形象;颈联以钟声消逝、磬色昏暗的形象描绘出丧友之痛;尾联则感慨世事无常,当年繁华的赵家府邸如今已不复昔日盛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清叔挽词》是宋代文学家叶适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4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叶适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的好友赵清叔不幸离世,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北方的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得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士人阶层却仍然追求着文艺复兴,文学、艺术等领域依然繁荣昌盛。叶适本人便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还对政治有着深厚的关心,提倡改革,主张抗金,积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出谋划策。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叶适创作了这首悼念亡友的挽词。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他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品格和积极态度,以及他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