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驿远平轩
霜晴木落送归鞍,袖手微吟此慰颜。
胜欲凭栏招白鸟,更烦翦树出青山。
晚悲薄禄非三釜,赖许清诗见一斑。
看到远平才得恨,我宁归卧尺椽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晴朗的秋日早晨,我独自一人欣赏着落叶纷飞的美景,看着那落满地的金色树叶铺成了回家的路,就像是送我离开的最后一程。心中感慨万千,却只有通过吟唱诗歌来抚慰内心。此刻,我想起了古代的诗人那些寄情山水的诗篇,或许这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虽然生活总是充满了无奈和不如意,但是还好有诗歌陪伴着我,让我在这繁杂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丝宁静与安慰。站在高处,可以看到那远处的山脉和流水,我的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回到那个简单的世界,过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新都驿:古驿站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2. 远平轩:古代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
3. 霜晴:指秋季晴朗的天气。
4. 木落:指树叶凋落。
5. 归鞍:回家的马匹。
6. 袖手:把手藏在袖子里,表示无所作为。
7. 微吟:轻声地吟诵。
8. 胜欲:美好的愿望。
9.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10. 白鸟:白色的鸟,这里泛指鸟类。
11. 更烦:麻烦别人。
12. 翦树:修剪树木。
13. 青山:指青山绿水的景色。
14. 晚悲:晚年悲伤。
15. 薄禄:指微薄的俸禄。
16. 三釜:形容俸禄微薄。
17. 赖许:依赖它来展现。
18. 清诗:清新的诗歌。
19. 一斑:比喻事物的部分。
20. 看到远平才得恨:比喻对远方景色的思念之情。
21. 我宁归卧尺椽间:我愿意回到简陋的房屋中度过余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风光中的诗人寄情山水、抒发壮志的场景。首联写霜晴时分,树木凋零,诗人挥手送别友人;颔联则展现了他想邀白鸟为伴、欣赏青山美景的逸致。颈联感慨人生无常,即使贫困潦倒,也能凭借诗才略展风采;尾联诗人寄望于远处的平原,表达了宁愿归隐田园的意愿。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都驿远平轩》是唐代诗人刘望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当时,刘望之刚刚辞官回乡,结束了他多年的官场生涯。他在仕途上历经沧桑,深感官场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常。在新都驿站的这个夜晚,他远离了繁华的京城,独自一人居住在简陋的驿馆里,心情复杂。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人民生活富足,文化艺术繁荣。然而,由于皇帝的昏庸无能,宦官势力的崛起,使得朝廷政治日益腐朽。这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虚伪。
这首诗正是刘望之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人生命运和官场现实的真实写照。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感悟,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传世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