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徐致中
亡友如今隔杳冥,画身只见病时形。
书窗闭久梅添润,花径荒来草又青。
一卷诗编空就绪,两年文会觉凋零。
几回行过深深巷,不忍登堂不扣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故的朋友如今仿佛消失在遥远的幽冥之地,留下的画像只能看到他们生病时的样子。紧闭的书窗使得梅花更为滋润,荒废的花径上杂草丛生。一卷诗篇已经完成却感到空空如也,两年的文学聚会也觉得不如以前的热闹。多少次走过深深的巷子,都不忍心敲门进入厅堂。
去完善
释义
1. 亡友:死去的朋友,这里指徐致中。
2. 杳冥:形容遥远或幽深。
3. 画身:画像。
4. 书窗:书房的窗户。
5. 花径:种满花草的小路。
6. 一卷诗编:一本诗集。
7. 文会:文人聚会。
8. 凋零:指诗文丧失生机。
9. 深深巷:深深的巷子。
10. 不忍登堂不扣扃:表示作者对朋友已故的不忍心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哀徐致中》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悼念故人的诗。全诗通过对亡友的思念、朋友间的友谊、以及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之情。
首联“亡友如今隔杳冥,画身只见病时形”,写出了诗人与故人在阴阳两界的隔绝,以及对故人身影的怀念。“画身”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故人的形象。
颔联“书窗闭久梅添润,花径荒来草又青”,诗人以书窗和花径的变化为线索,道出了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颈联“一卷诗编空就绪,两年文会觉凋零”,描述了诗人整理故人的遗作,并回顾两年前的文人聚会,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朋友的无限惋惜。
尾联“几回行过深深巷,不忍登堂不扣扃”,诗人几次走过故人所在的深巷,却不敢叩门进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哀徐致中》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宋元交替之际,金、蒙两强并峙,战争频繁,生灵涂炭。
薛师石(1223-?)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父亲薛漕曾是南宋的显宦,但在晚年因谗言被贬谪到广西横州。这种家庭变故对薛师石的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使他养成了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薛师石通过对徐致中的哀悼,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他以徐致中的英勇事迹为例,表达了对抗敌护国的勇士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南宋朝廷昏庸无能、导致国土沦丧的愤懑情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