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刘靖君碑

标题包含
读刘靖君碑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甚轻。 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 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儒家学者所致力于事情皆有成果,身外的浮华也显得微不足道。他们栽种竹子使得山村门户充满了生机,高风亮节就像门前路上的横枝一样。他们的寿命可以与颜子相比拟,拥有的名声可与陶渊明平分秋色。哪里的地方能看到这些先贤们的身影呢?只需看看那些记载着他们事迹的石碑,内心便油然而生敬意与敬佩之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儒生:儒家学者。这里指代刘靖君。 2. 身外浮华:指名利等身外之物。 3. 挂冠:辞官。这里意指隐退。 4. 当路:正对道路。这里意指在路边。 5. 几于颜子三生寿: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弟子,被认为德行高尚。这里用颜子的寿命来赞美刘靖君的高尚品德。 6. 分得陶潜一字名: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这里用陶渊明的名字来比喻刘靖君的诗人身份。 7. 碑语:指刘靖君碑上的铭文。
去完善
赏析
《读刘靖君碑》是一首描绘作者在阅读刘靖君碑时产生的感慨和联想之作。诗歌以儒生的事业为主线,通过对刘靖君碑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处世态度的独到见解。 首联“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甚轻”,描述了儒生将精力投入到事业之中,而将身外的虚浮名利看得很轻。这里强调了儒生注重内在修养和事业成就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刘靖君这种品质的赞赏。 颔联“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通过描述刘靖君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隐逸生活。种竹满山的雅致和挂冠当路的豪放,表现出刘靖君潇洒自在的人生境界。 颈联“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借用了颜子(颜渊)的三生长寿和陶渊明的字来赞美刘靖君的高尚品质和文采。这里以颜子和陶渊明作为参照,进一步突显了刘靖君的形象。 尾联“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表达了作者对刘靖君的敬仰之情。通过阅读刘靖君的碑文,作者在心中感受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高雅的情趣。这句诗传达了诗人渴望与这位前辈心灵相通的愿望,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274年,薛师石在南宋灭亡前夕写下了《读刘靖君碑》这首词。这一年是南宋最后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山河破碎。此时,薛师石离开家乡,四处漂泊,饱尝人间冷暖,深感国仇家恨之痛。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与元朝的战争愈演愈烈,蒙古铁骑横扫中原,生灵涂炭,民生疾苦。薛师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刘靖君碑的研读,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他以刘靖君为榜样,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