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雪)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
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寒意阵阵袭来,天空中的云朵仿佛被冻结了,鸟儿在遥远的天际飞翔。故乡的梦已然破碎,嘹亮的号角声响起,新的一天开始了。神仙般的皇帝与他的万千佳丽相伴,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那时,我们乘着一叶扁舟,带着乐趣寻找灵感,在山阴和水边漫步。舞蹈的姿态优美动人,任凭穿帘的风吹动,孩子们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在洛阳的时候,我总是喜欢高卧,小巷里显得格外宁静。这诗情画意的景象使我充满诗意,晚上我与古老的诗篇为伴,相互照亮彼此的心灵。我心中想着那傲霜斗雪的梅花,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又给谁带来了美丽呢?

去完善
释义
1. 侧侧:寒冷的样子。
2. 故园:故乡,指诗人思念的地方。
3. 单于:古代匈奴君长的称号,这里借指北方边疆。
4. 房栊:窗户。
5. 西帝:指汉武帝,他曾在洛河神游。
6. 万妃缟袂:形容众仙子身着白衫翩翩起舞的情景。
7. 山阴曲:指王羲之的《兰亭序》等名篇。
8. 霸陵道:形容王霸之气,这里指豪放派诗人辛弃疾的词作。
9. 洛阳高卧:比喻闲居生活。
10. 陈编:古代的典籍,这里指诗人的藏书。
11. 寒梅映水: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描绘雪景为主,下片转为抒发个人情感。起首两句“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展现了傍晚时分冰雪严寒的景致,通过“冻云万里”和“回飞鸟”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寒冷和空旷。紧接着三句“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思念故人的心情。而后三句“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则借用了西王母的神游故事,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梦的感受。
上片的最后五句“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则转写人生感悟,展示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扁舟、蹇驴等意象不仅暗示了作者孤独一人的处境,还寓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下片开始的两句“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继续描绘雪景,同时借用儿童扫雪的画面,寄托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三句“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则转而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四句“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雪》是南宋文学家袁去华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至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之间。这个时期,袁去华正担任宜州通判一职,远离家乡、远离朝廷,有着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
此时,南宋正处于金兵侵扰之下,政治环境相对紧张。然而,作为一位心怀家国的文人,袁去华在这种背景下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欣赏自然美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而这首《水龙吟·雪》正是他对自然之美和对生活热情的独特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