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

标题包含
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
故人同客寓,萧寺近清明。 春事一樽酒,夜阑三尺檠。 风流孔北海,文字汉西京。 苦劝加餐饭,年来太瘦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洪炎"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此人在历史或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显著,因此没有详细的记录。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朋友一同寄居在这个地方,临近清明节的时候寺庙更显清净。春天里的美好事物总是伴随着一樽美酒,夜深时只剩下那三尺的灯芯摇曳着光亮。我们都怀念那个有着风华才情的人——孔融,就像赞叹汉朝京城中的优美文字一样。让我们多吃饭吧,这样也许可以让今年的生活更加美好一些。
去完善
释义
1. 冯太冲:冯浩(1462-1535),字太冲,号石泉,又号槎翁,江西都昌人。明代弘治、嘉靖年间官员。 2. 置酒:备办酒席。 3. 即事:指眼前的事物。 4. 次公实韵:诗题中的“次”表示遵从或模仿的意思;“公实”为周文阳的字;“韵”是指诗人以同样的音韵作诗。这里指的是洪炎遵循周文阳的诗韵。 5. 故人:旧交,老友。 6. 萧寺:佛教寺庙。这里指北京安定门内的白塔寺。 7. 清明: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日子。 8.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9. 夜阑:夜深。 10. 三尺檠:古代灯架。这里指照明用的油灯。 11. 风流: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12. 孔北海: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子十九世孙。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 13. 文字:文章辞藻。 14. 汉西京:西汉时期的长安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指汉代文学。 15. 苦劝:苦苦劝说。 16. 加餐饭:注意饮食营养,保重身体。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中,诗人洪炎以清明时节的寺宇为背景,描绘了与故人共饮的场景。诗中的“春事一樽酒,夜阑三尺檠”,借指春意盎然之际,夜晚渐深之时,与友人共饮交谈的喜悦。接下来的“风流孔北海,文字汉西京”则赞美了友人的风采及才情,将汉魏风骨融入诗歌之中。最后两句“苦劝加餐饭,年来太瘦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嘱咐其保重身体,表达出浓厚的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和谐,流露出浓郁的文人墨客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是由宋代诗人洪炎创作的。洪炎是南宋著名文人,其作品以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人生哲理为主。 这首诗歌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人士大夫心态转变的阶段。当时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恬淡。 在这段时间里,洪炎的个人经历也相当丰富。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不满现实而辞官回乡。在乡间,他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以耕读为乐,以诗酒为伴。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田园风光有着深厚的感情,也使得他的诗篇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洪炎创作了这首《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这首诗描述了他在乡间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