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蕴出示郑先觉阅骏图为作长歌
丹青得名曹将军,画马已来无复人。
诸生韩干受肉法,绝足亦传沙苑真。
儒林望郎李公麟,曹韩复生能与邻。
心胸可纳天西极,纨素频空粪北群。
郑生晚识李侯比,自许笔端轻万里。
山川初出大宛城,翰墨犹沾渥洼水。
汗血歕沙指顾间,雾鬣风鬃卷中起。
戏成十马皆龙材,前有飞黄后山子。
叶公好尚有祖风,苦爱真龙似画龙。
千金不惜市骏骨,睥睨神物秋毫中。
英雄尝闻妾换马,意气欲将诗换画。
诗工画妙两崛奇,谷量马观未论价。
公诗自是生骅骝,恨公不身亲李侯,向来曹韩空白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丹青技艺源于曹将军,
如今世上已无匹敌之人。
韩干的肉法众人皆习,
画出的骏马能得沙苑之真。
文人雅士都以李公麟为榜样,
如同曹、韩再现于世间。
胸怀宽广足以容纳西方仙境,
画纸已空却仍在嘲笑北方群雄。
郑生有幸与李侯相识,
自认为笔下画作轻盈千万里。
山川之美才刚出现于大宛城,
笔墨仍带着渥洼之水气。
忽然之间汗血喷沙而起,
骏马如雾鬣风鬃般在卷轴中翻腾。
轻易完成十幅骏马作品,
前有飞黄,后有山子。
叶公好龙之风尚在,
以画龙而爱慕真龙。
愿意花费千金寻找良驹,
神物只在细枝末节中显露其骄傲。
英勇之士都听闻佳人换马的故事,
豪情壮志几乎想换取画卷。
诗歌和绘画两者都是独树一帜,
如同谷子量马,还未计算价格。
您的诗篇就像生出了骅骝,
遗憾的是您未能亲自找李侯学习,使曹韩之技不得传承。
去完善
释义
1. 丹青:红色与青色的颜料,这里借指绘画艺术。
2. 曹将军:即曹霸,唐朝著名画家,以画马著称。
3. 韩干:唐朝著名画家,师承曹霸,也以画马见长。
4. 绝足:千里马,这里是比喻韩干的画作。
5. 沙苑:古代产良马的地方,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南。
6. 儒林望郎:指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他在文人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
7. 曹韩复生能与邻:形容李公麟的画艺可以与曹霸、韩干相提并论。
8. 心胸可纳天西极:形容李公麟的画作具有广阔的视野。
9. 纨素频空粪北群:形容李公麟的画画技高超,常常使观众赞叹不已。
10. 郑生:指郑先觉,诗人洪炎的朋友。
11. 李侯:指李公麟。
12. 大宛城:古代中亚的一个城市,以产名马闻名。
13. 翰墨:指书画艺术。
14. 渥洼水:传说为汉代匈奴属地,产良马。
15. 雾鬣风鬃:形容马的雄姿。
16. 龙材:比喻骏马。
17.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
18. 山子:山中野马。
19. 叶公:指叶梦得,宋代著名文学家。
20. 祖风:家风。
21. 市骏骨:买骏马的骨头,表示珍视骏马。
22. 睥睨:斜视,这里形容叶梦得的欣赏态度。
23. 神物:指骏马。
24. 秋毫:鸟兽秋天新生的羽毛,这里指细节。
25. 尝闻妾换马:出自古乐府《陌上桑》,意指女子擅长用美貌换得马匹。
26. 换画:指用诗篇交换画作。
27. 谷量马观:指以谷子衡量马的好坏,比喻评论画作的高下。
28. 公诗自是生骅骝:赞美叶梦得的诗作犹如骏马奔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长歌描绘了画家郑先觉的画马技艺和作品,以及叶少蕴对此画的珍视与喜爱。开篇描述曹将军的绘画成就,其他画家无法企及。接着赞美郑先觉的才能,堪比韩干和李公麟,他笔下的大宛城和马匹都具有真实生动的特点。诗中还提到郑先觉的画作展示了马的多种姿态,犹如龙腾虎跃。叶少蕴对画作的热爱如好龙的叶公,虽然他很想拥有像画中那样的骏马,但画中马已是珍贵之物。最后诗人提出希望郑先觉能有更多类似的作品,以展示他的才华。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赞颂了画家的技艺、画作的美感以及赏画者的品味,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叶少蕴出示郑先觉阅骏图为作长歌》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洪炎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19年左右。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叶少蕴之请,为郑先觉的《阅骏图》而作。诗中描绘了骏马的矫健雄姿,表达了作者对友谊、艺术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们以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马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成为了艺术家们关注和描绘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看,洪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这使他更加关注人生的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这首诗中,他以骏马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他通过赞美骏马和艺术创作,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