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即事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即事二首 其二
寄榻逢僧夏,登场喜麦秋。 一风将浃日,四月尚重裘。 去矣吁何及,归欤幸少休。 雨晴寒自戢,桂魄更添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洪炎"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此人在历史或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显著,因此没有详细的记录。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在夏日短暂的居住时遇到了僧人,当你在丰收的麦田中欢庆时感到非常欣喜。微风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四月的时候仍然需要穿着厚重的棉衣。走啊,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回家吧,希望你能得到一些休息。天气转晴之后寒气自然会消退,然而月亮升起却让人更加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榻:暂时借住的卧具。这里指暂居的地方。 2. 逢僧夏:遇到僧人的夏天。 3. 登场:收获庄稼的场地。这里指田间。 4. 喜麦秋:指秋天是麦子收获的时节。 5. 一风:一种风气。这里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的风俗习惯。 6. 浃日:连续多日。 7. 四月:农历四月。 8. 重裘:厚实的棉衣。 9. 去矣:离开的意思。 10. 吁何及:长叹莫及。吁,叹气。何及,不及。 11. 归欤:回家吧。 12. 幸:希望。 13. 少休:稍微休息一下。 14. 雨晴:下雨停后。 15. 寒自戢:寒冷自己收敛起来。 16. 桂魄:月亮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即事二首 其二》洪炎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季节中寄寓心灵的景象。诗中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居环境静谧的夏日山间寺庙之中,但内心却未能摆脱忧愁和烦恼。诗人在面对外界的自然景象时,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即事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洪炎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8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南宋与金国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下。 洪炎,生于1140年,江西南昌人,南宋著名文人。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因时局动乱,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各地游学、游历,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次韵即事二首 其二》这首诗中,洪炎以感慨人生、抒发豪情为主旨,描述了他在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景物和人文风情。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战乱时期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洪炎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的风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