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子渊石柏诗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
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
鹤骨龙姿随质见,鸾栖凤宿与香宜。
元戎高唱真难和,愧我年来笔力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深海的岩石上,生长着神奇的灵根,尽管在山经地志中未曾记载。它凝聚了红色的精华,幻化出成千上万的珍珠;又浸染了紫色的灵气,装扮成一枝如玉的美丽珊瑚。它的形态像白鹤般优雅,又像蛟龙般矫健,自然地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鸾鸟栖息、凤凰降落,都与此处的香气相宜。想要赞美这种美丽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词句,只能遗憾我的文笔已经衰退多年。
去完善
释义
1. 海底灵根:指柏树由海中的石头幻化而成。
2. 山经地志:古代地理书籍,这里指这些书籍没有记载柏树的信息。
3. 凝红:红色,这里指柏树的果实颜色。
4. 珠千颗:形容柏树的果实多。
5. 鹤骨龙姿:比喻柏树的形状奇特。
6. 元戎:主将,这里指朱子渊。
7. 高唱:高声歌唱,这里指朱子渊的诗作。
去完善
赏析
《和朱子渊石柏诗》洪迈赏析:
这首诗歌赞美了石柏的神奇景象。诗人首先描绘了石柏的奇特之处,它的形态如同海底的灵根,这种景观在山经地志中未曾记载。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石柏的颜色,如凝红的朱砂般闪烁着光芒,又像紫色的玉石般美丽动人。同时,诗人还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石柏形态的喜爱,它像鹤骨般挺直,如龙姿般蜿蜒,自然随性。而石柏的香气也吸引了鸾凤等珍禽异兽,更显其高雅品质。然而,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色,诗人感叹自己的文笔已无法完全传达出其韵味,表达出由衷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石柏的神秘魅力和高贵气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朱子渊石柏诗》是南宋著名文人洪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9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洪迈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诗书,后中举人,进入官场。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谪期间创作的。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偏安一隅,金兵不断南下侵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往往以诗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洪迈也不例外,他的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中的“石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洪迈希望自己能像石柏一样,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也是他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期望和祝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