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复翁

标题包含
忆复翁
垂杨渡口小舟横,我涉清溪君独行。 未许马群空冀北,自怜墨派过彭城。 鳞鸿乏便书难到,蝴蝶无情梦不成。 可是孤吟清绝处,高山谁识断肠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杨柳依依的渡口边,一只小船静静地停泊着。我独自跋涉在清澈的小溪旁,而我的同伴已经离开。我们不能让良马在空旷的原野上孤单,我们也不能在书法领域停滞不前,要勇敢地继续前行。然而书信因缺少机会而无法寄达,就像蝴蝶的无情让梦境无法实现。在这片孤独寂静的地方,只有我独自歌唱,那些高山上的知音啊,谁能听懂这悲伤的声音呢?
去完善
释义
《忆复翁》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垂杨:垂柳的别称,常见于河岸湖畔。这里指代一种环境氛围。 2. 清溪:清澈的小溪。这里指诗人要去的地点。 3. 马群空冀北:这里用典,比喻人才被埋没。 4. 墨派:这里指书法流派。 5. 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古代名城。 6. 鳞鸿:即鱼雁传书,古人将信使比作鱼或雁。这里表示通信不顺畅。 7. 蝴蝶梦:用庄周梦蝶的故事,指梦境。 8. 高山:这里指诗歌的意境高远。 9. 断肠:形容极度忧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离别画面。诗人以“垂杨渡口小舟横”开篇,通过描述宁静的河畔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心情——“我涉清溪君独行”,表现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在接下来的诗句里,诗人通过“未许马群空冀北,自怜墨派过彭城”来表明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困境却让他感到无奈——“鳞鸿乏便书难到,蝴蝶无情梦不成”。 结尾部分,诗人用“可是孤吟清绝处,高山谁识断肠声”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虽然他的才情如高山般令人敬仰,但无人能理解他的痛苦,这让他倍感凄凉。整首诗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复翁》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怀念亡友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即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元两国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效劳,曾担任过地方官职。然而,在他担任官职期间,国家局势日趋紧张,战乱频繁。这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奔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一位名叫复翁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复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与方一夔志同道合,共同为国家担忧。然而,不幸的是,复翁在战争中不幸遇难,这给方一夔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友人,方一夔写下了这首《忆复翁》。 在这首诗中,方一夔通过回忆与复翁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身处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